这一回可算是被人狠狠地打了脸。
可对于苏明若来说,她现在想要的可不是什么给个交代之类的话:“皇上不需要这样说,比起我父亲,前线为此牺牲的将士们,甚至包括晋国以及努力劳作生产支持这场战争的百姓们才真正需要一个交代。”
建武帝看着眼前的苏明若叹了口气:“明若长大了啊……”
以前的苏明若是说不出这样的话来的。
苏明若说道:“皇上,我原本是要来请战的,我……”
“明若,”建武帝打断她:“只凭一千人是无法救出英国公的。”
燕国集结的兵力就远不止这个数目。
苏明若却抬起头来,眼神坚定:“我知道只凭我一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但我也相信,晋国不止有一个苏明若,一定还有其他人也愿意来做这件事情。”
建武帝摇头道:“才刚说你长大了,又开始讲孩子话,目前来说,如果从北面边境抽调一部分兵力的话,出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后勤供给却是个问题。”
苏明若却不认同这一点:“皇上是算上了我父亲的那一路才觉得不够吧?可现实是,如今这部分物资我们根本无法送上去。”
也就代表这本身就是不需要计算的一部分。
“而只要前线解围,那么自然也就不需要额外的援军了,何况如今距离秋收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晋国近两年并未遭逢大难,就算之前数次作战,但粮草的储备应该还是够的,只要咬牙撑过了这几个月,待秋粮收上来,自然能够解决困难。”
说完这话苏明若还嘀咕了一句:“皇上总不能连这几个月都撑不住啊,我晋国还没弱到这种程度吧?”
建武帝听到这话笑了出来:“你这是已经算好了才来的?”
苏明若点头,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建武帝。
建武帝最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你去吧。”
苏明若怎么说也是苏穆的女儿,如今当爹的遇到危险,女儿请求去救援,这怎么都没有拒绝的道理。
不过建武帝接着说道:“你不是一个人去,我已经从北方调集了两部兵马,又从卫敏那里调来一部,总计三部一万五千人,再加上你那一曲,一起去增援苏穆。”
苏明若听到这话大喜,紧接着问道:“带兵的将领是谁?”
一万五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用得好了足够解苏穆之围,但要是用不好,那就是个送菜的,因此将领的人选就至关重要了。
建武帝说道:“领兵的是白书月,你应该知道他吧?”
苏明若闻言点头:“印象深刻。”
白书月,字玉素,怎么看这名字都是个文雅人。
实际上也确实是个文雅人,不过文雅的不是白书月,而是白书月的父亲,崇文馆博士白鸿迹。
至于说白书月本人,据说当年也是个俊秀文雅公子哥儿,结果谁知道二十岁刚加冠就跑去了军中,等到几年之后再回家,就是个黑黑瘦瘦的猴子样,白鸿迹差点没认出亲儿子来。
不过虽说从那之后白书月就一直保持着黑瘦的形象,但打起仗来他却相当凶悍,也算是晋国比较有特色的一位了。
不过之前苏明若并未将白书月纳入考虑范围,那是因为早些年白书月犯了事,且白书月犯下的还不是小事。
他一剑砍了自己的结发妻子,甚至当其妻子死后,检查尸体时发现其妻已经怀有五个月左右的身孕。
白书月因此出名。
杀妻可是大罪,更别提战争年代人口是重要资源,因此对杀死孕妇的刑罚更重。
可白书月在杀人之后却没有逃跑,而是跑去自首了。
因为白书月当时也算是年轻有为的将领,因此晋国也有不少怜惜他的人,因此在审判时便询问白书月此事是否有内情。
可白书月只是摇头,表示并无内情。
问起他为何丧心病狂到杀死怀孕的妻子,白书月只道:“没什么,想杀,又没忍住,就杀了。”
如此本该判为死罪,可白书月之前到底立下不少功劳,于是在建武帝插手的情况下,白书月只是被免去职务,施以墨刑流放他乡。
要说起来,白书月的事情闹出来的时候苏明若年纪尚小,若非白书月当年确实是年轻将领中最具才华可以说是超过了不少老一辈将领的人物,甚至被人传说恐怕会是晋国的下一个苏穆,而他犯下的罪行也实在骇人听闻,这两者相加,苏明若才会对他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