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之前连番大战,晋国也有损耗,各地兵员补充完毕之后,预备队就有了短缺,而且新入营的士卒也不能立刻拉上战场,在几次补充之后,如今军中老兵的比例已不如原本那么高,若是再急切应战,这是必定要出问题的。
而且,若战则必有损耗,在各地预备部队还有大量空缺的时候开战,一旦出现损耗,补充的兵力的质量将完全得不到保障。
从这一点来说,苏明若确实是希望可以再等一等的。
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摆明车马帮助燕太子,晋国对燕太子的各项援助一下子就变得大方起来。
燕太子非常惊讶的发现,自己再也不需要为钱粮发愁了。
甚至晋国还派遣了几位素有名望的将领前来,以参谋的职位帮助燕太子出谋划策。
燕太子觉得自己的形势前所未有的好起来。
燕太子好了,杨煜自然就不好了。
眼见晋国如此变动,杨煜立刻敏锐的意识到晋国原本的计策有变。
但……
“晋国真的打算正式于我国开战?”
杨煜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陈玄沉默了许久,最终给了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晋国如今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都不算很奇怪了。”
倒是一旁十分为杨煜所信任的子丑,在听到陈玄的回答之后,思索许久,这才对杨煜道:“对于晋国来说,如今局势既已经到这一步,那么他们的选择不过三种,一种是趁我国无暇顾及时前去吞并梁国,一种是静观其变,至多在暗中插手一番,还有一种,便是亲自与我国开战,可以说,无论是哪一种,对晋国都时有利的。”
杨煜道:“若是如此,又怎知他们会选哪一种呢?”
子丑道:“虽是有利,却也得分是有小利还是有大利,有的是眼前利还是长远利,若是分清楚这一点,晋国的目的便不难猜了。”
第143章 第 143 章
杨煜对子丑的说法很有些兴趣, 便道:“还请先生细说。”
子丑知道, 杨煜此时的由于是因为他无法判断晋国此举到底为何,是真的要与燕国开战, 还是又使了一计。
子丑想了想道:“若说晋国选择在我国无暇顾及时攻打梁国, 那么皇上以为,他们能够取得多少好处?”
杨煜想了想道:“不多。”
确实不多。
如今燕太子的兵力一部分是纠集了以前的旧部,还有一部分就是从梁国借了兵。
如果此时晋国攻打梁国, 那么燕太子手中的这部分兵力很有可能在梁国危急时回去救援梁国, 这将大大削弱燕太子的力量,为杨煜消灭燕太子创造优势条件。
而一旦杨煜成功解决了燕太子,他必定会抓紧时间,携平叛成功之气势, 报复之前帮助了燕太子的晋国。
对于晋国来说, 这短暂的时间绝不够他们获取足够利益, 至少不值得为此与一国开战。
见杨煜明白这一点,子丑继续道:“那么晋国的选择就只剩下了两个, 静观其变, 或是开战。”
说到这里,子丑对杨煜问道:“若皇上是晋帝, 会选择哪一个?”
杨煜略加思索, 随即笑了出来:“我大约天生是个赌徒, 所以我会选择开战。”
静观其变,暗中帮助所能获得的好处是有限的,而且仅仅是眼前的好处。
但若是开战, 那就是赌一把,赌赢了,回报将会十分丰厚。
杨煜觉得若是叫他来选,他显然是对开战的兴趣更大的,安静等待,静观其变并不是他所喜爱的处理方式。
但谢容呢?
谢容固然不缺乏进取心,但目前来看,杨煜也不觉得谢容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
子丑道:“晋帝固然不是,但晋国有一人是,这个人足够影响晋帝的决定。”
杨煜眼神一变,紧接着露出不可遏制的笑容:“是明若啊。”
谢容确实不喜欢冒险,但苏明若却具备相当的冒险精神,或者从杨煜的角度来说,是那种赌徒精神。
只不过苏明若不像晋国的另一位赌徒白书月那般罢了。
白书月是险中求胜,苏明若比他稍稳一些,但本质依旧是大胆的。
如果说苏明若对此感兴趣,那么倒是很能说得通了。
“我就说她天生该与我相配嘛。”
子丑对这个问题就不再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