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宝贝你日错人了_作者:红烧肉(445)

2018-10-20 红烧肉

  “你放心,”最终在临走前,她这样说,“这件事情,永远也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好,好……”太后无声地笑了起来,就在瑶姬转身迈过门槛时,她回过了头。少女的背影窈窕修长,她恍然想起了还是很多年前,小小的婴孩躺在她怀里,眼神清澈,温良动人。她曾经想过的,要把这个孩子最大的秘密告诉江泳,可最终她没有这样做,她憎恶了她那么多年,连自己也没有想到,她还留着这仅有的一点慈母之心。

  “对不起,阿瑶。”

  这是此生,她和瑶姬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当夜,太后在重影宫自缢身亡。

  #

  听说皇帝苏醒后,京中稍有浮动的人心很快便都稳定了下来,连张靖安都忍不住松了口气,世家在此次变乱中损失惨重,如果皇帝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真的是要完了。他连忙命人将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议定的结果奏报上去,看皇帝要如何处置乱党。

  事涉谋反,自然不能轻忽,首恶赵王、荣寿公主与驸马夺爵、削宗籍、废为庶人、赐死,因两人已然伏诛,便只需赐死驸马一人,又判赵王诸子不论年岁悉诛,赵王妃发还母家,赵王诸女削宗籍,同样废为庶人。

  江氏嫡系一支男丁十六岁以上俱斩,且父母妻三族连坐,十六岁以下男丁及家中女子没为奴婢,家产充公。自此,赫赫扬扬的南望江氏一族,便算是彻底败落。

  崔、王两家因其恶比江氏稍轻,并未连坐,而是只斩涉事的一支。其中崔钧属于无辜被牵连,被从斩首的男丁中剔除,至于日后该如何发落,听凭皇帝处置。

  奏疏上简简单单的一行行字,代表的是之后残酷冷厉的血流成河,瑶姬没有犹豫,在奏疏上批下了鲜红的“准”字。必要之时,若不严刑峻法,不足以镇民心。

  她想自己终于学会该如何做一个皇帝了。

  就在旨意发下去的次日,张靖安一脸为难地来寻她:“江泳希望临死之前,求见圣人一面。”

  瑶姬稍稍犹豫了一下,张靖安本以为她要拒绝的,毕竟这个要求太过荒唐,没想到她微一颔首:“可。”

  再见到江泳的时候,昔日那个风仪出众的宰相发间已是白霜点点,江泳的精神倒好,舞拜已毕,方道:“多谢圣人成全。”

  “你有什么话,就说罢。”

  “那罪臣就直言相告了。”

  瑶姬料到江泳要说什么,没想到他道:“圣人可知‘庚辰之变’?”

  瑶姬一愣:“庚辰之变?”她熟读经史,却闻所未闻。

  “圣人不知,乃是常理,因为此事被人为地从书面上抹去了,而当时担任起居注官的,就是我江家人,”没等瑶姬发问,江泳又道,“隐太子,想必圣人听说过。”

  这个瑶姬确实知晓,隐太子是瑶姬的曾祖父孝宗嫡长子,光宗同母兄,史载三十五岁上时因病而亡,其后不过数天,孝宗便在悲恸之下驾崩,传位于第三子,也就是光宗。

  听江泳提起此人,瑶姬的心中忽然生起了极为不好的预感,她不希望事情是她想象的那样,偏偏就是如此——隐太子,是萧煜的父亲。

  而隐太子也并非因病而亡,他死于一场宫廷政变,正是庚辰之变。就在政变中,隐太子身亡,东宫所有人全部被处死,包括太子妃和隐太子的六个女儿。在那场残酷的变乱中,唯有年仅五岁的萧煜活了下来。

  他被剥夺了自己的名姓,改叫萧煜,连玉碟上的父母宗籍都被改掉,由隐太子的第七子变成了光宗一个早逝的异母弟的儿子。而有关隐太子的痕迹被完全抹去,只留下了寥寥几句虚假的记载。

  “这些事自然不是仅凭光宗皇帝就能做到的,”江泳声音平静,“当时带兵冲入东宫的,就是窦庆。”

  而萧煜对窦庆衔恨十余年,却从未表现出来。直到宁宗驾崩,萧煜辅政,他在逐步掌控朝政后,才开始对窦庆展开报复,并最终将窦氏一门彻底打垮,恐怕窦庆至死都不曾瞑目。

  “摄政王,是个心机深沉,又隐忍到可怕的人。”

  一个人,能自污声名长达十四年,又花费更长的时间筹谋复仇之计,其城府之深,手段之狠,可见一斑。除了江泳,再没有其他人看出窦氏之衰是萧煜在复仇,都以为他只是借窦氏打压世家——连知晓庚辰之变的张靖安都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