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侯爷宠妻手札(重生)_作者:茶茶里(196)

  甄母不轻不重地拍了他一下:“越发油嘴滑舌。”

  沈元歌道:“外头凉,姥姥别在门口站着了,快些进去罢。”她搀甄母进屋,甄母絮絮同她说着话:“好不容易回来了,有什么想吃的,让下人们去张罗,同姥姥一起住在西院吧,也好时时见到你……”

  沈元歌一一应下来:“都听姥姥的。”

  甄母坐在榻边,拍拍她的手背:“一恍三四年,我还以为你们得成家了,萧廿的事,兆麟与我说了一些,没想到他竟是燕启之子,你们二人也是缘分匪浅,焉知不是上一辈未尽的福分落在了你们身上,这次既然回来了,该过的礼还是要过的。”

  沈元歌道:“不急,他此番在乌氏受了伤,待他身体好些,再商议不迟。”

  甄母点点头,沉吟着哦了一声,有道:“伤不严重吧?有没有落下什么病根?”

  沈元歌微笑了下,摇摇头。

  甄母放下心来,怜爱地摸摸她的鬓发:“阮阮也算熬出头了,姥姥就想看着你们姐弟俩各自成家,安乐顺遂,百年之后,也好向你们母亲有个交代。”

  沈元歌心中涌上一股温热的暖流,握住了她的苍老的手。

  沈府这边其乐融融,到了燕府这边,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萧廿当然知道除了燕启,他不可能受到府中任何一个人的欢迎,他和燕家母子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就无处调和。

  不过对外人,他也从不放在心上,没的带累到自己的情绪。

  去新建的祠堂祭拜过母亲,萧廿便出来了,对燕启道:“父亲才回府,好好歇息,我便先走了。”

  人人都看出来的事情,燕启怎会感觉不到,已然十分不快,听他这就说要走,心里更是一空:“不在家里住下么?”“我多待多久,这府中诸人会不自在多久的,包括您,”萧廿笑笑,“父亲不必介怀,人之常情罢了,我只认一个父亲,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燕启沉默片刻,终是道:“那好罢。”他即便将府中母子的排斥和不满强压下去,也是有害无益。

  “白姑娘让我去京郊隐院养伤,临近年关,人事繁杂,长渊中人最厌这个,省的她两头跑,我也借此机会躲个懒。”

  燕启颔首,目送他上了马车,听见车内传来压制的咳嗽声,将眼睛移到别处,使劲攥了攥拳,待马车轧轧声远了,转身回了府中,吩咐下人道:“准备我的朝服。”

  钱氏迎上来道:“老爷才回府,要朝服做什么?”

  燕启脚步不停,边走边道:“先行入宫向皇上述职。”

  燕启步子迈的很大,钱氏一路小跑着才能追上:“怎么突然这样急?午膳都还没用…”“北疆事多,一样样奏上去,不少费时,再不走宫门下钥之前未必能出来。”

  钱氏本想说让他明天再去,燕启已然道:“我今晚不回来了,去老陈那里。”

  他跨进门槛:“小厮伺候便是。”

  房门关上了。

  钱氏停在回廊中,重重扯了两下手中的绢子。

  翌日一早,萧廿从院子里出来,准备入宫去,不想马车才走到内城门,便被早早候在那里的传旨太监给拦住了,萧廿撩开车帘,李元春风满面地迎上来笑道:“将军,陛下体恤您伤病未愈,不能见风受寒,特命奴婢们在此候着,引您到新府上去,不必再进宫走这一趟了。”

  萧廿微微一愣:“新府?”

  “是,将军此次前往北疆退敌有功,陛下赐了宅院,昨个儿才派人打点好,请您移步,咱们过去再宣旨。”

  萧廿没动,李元适时添上一句:“将军放心,北疆诸事昨天燕老将军入宫时已经和陛下详述备尽。”

  萧廿颔首道:“有劳李公公。”

  李元连声道不敢,吩咐几个小太监去前头带路。

  不多时,马车在城北一处宅邸前停下,李元殷殷来扶萧廿下车,萧廿推辞道:“公公是御前的人,使不得。”李元是知他出身的,讶异于他的谨慎,转头唤身后的随从上前伺候,自己上前引路:“这处宅邸是圣上登基后才翻新过的,城北地脉暖,正适合将军安养,将军当心门槛。”

  两人进入正堂,李元又提醒道:“将军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