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再这样明天真的分房了!”
“你搬哪我跟去哪。”
...
初秋时,燕崇将北军营的事务接了过来。
陈昂年纪大了,去年冰天雪地里过那一遭,到底伤了身子,一遇风就咳嗽,燕崇对此十分自责,陈昂自己却不放在心上,将兵符交予他时也乐呵呵的:“忙活大半辈子,现在事情总算都得了了结,往后的事就交给你们后辈了,我只管脱了这身铁疙瘩养老去。”
燕崇道:“府上只有舅舅一个人,难免孤寂,不打算给外甥找个婶母么?”
陈昂摆摆手:“算了吧,一个人过惯了,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女人,一天到晚就知道唠叨碎嘴,我有岩儿这个儿子就行了,他和春菱也快成婚了不是,到时候给我生个孙子抱,岂不美哉?”
燕崇眼中露出笑意:“也好。”
陈昂果真向皇帝上表奏请挂印,裴肃准允了,萧家军交给张桓掌事,陈昂闲赋京中,不再理朝中诸事,成了茶楼常客,听书遛鸟,日子过的十分乐呵。
燕崇在乌氏的预料果真成了现实,那一战突厥军力受挫,再未生过事端,北疆一直安稳到了第四年的秋天年突厥方派遣使者来京,如今已经在路上了。
这日燕崇从军营回来,又遇到了陈昂,他提着一囊酒,是来跟自己辞行的。
燕崇十分意外:“舅舅怎么突然要回甘宁?”
“京中什么有趣的东西都摸透了,也就没了滋味,这儿冬天又冷,我还是想回去,那里暖和,和老乡们处着也自在。”
一阵秋风打来,陈昂低咳两声:“我已经和岩儿他们说好了,我在甘宁二十几年,早生了根,你们不用挂念。”
燕崇眉锋微沉,上前一步:“可我们都还未曾给舅舅尽孝…”
陈昂笑起来,拍拍他的肩:“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崇儿都是将军了,别这么优柔寡断的,我身子骨好着呢,哪里用你们伺候了?”
燕崇嘴唇动了动,还想说些什么时,身后却有一辆马车驶了过来,远远露出李元一张笑容可掬的脸,看见两人沿路站着,忙跳下车,手搭拂尘哈着腰过来:“两位将军都在呢,圣上差奴婢来传个信儿。”
燕崇道:“什么事?”
李元殷殷道:“圣上听闻陈将军要离京,特地下了赏,现下已经送到府里去了,另有一句话,圣上打算从今年开始举办秋狝,想多留将军一留,同您一同狩猎,待这趟秋狝毕了,在派人送将军南下,也是旧时同袍的情谊。”
第84章
陈昂立时来了兴致:“好啊,陛下有心了,我届时一定到场。”
李元没有多留:“那奴婢便回宫复命了。”
自古以来,皇室每年都会在春秋两季举行围猎活动,一为祭祀,也为宣扬国威,大昭亦是如此,后来有儒士宣扬三春禁猎,太.祖便取消了春日的围猎,以秋狝为主,声势浩大,动辄遣出千乘人马,裴胤在位时借此大肆享乐,耗费许多库银,裴肃登基后,以民生凋敝为由暂时中止了秋日田猎,今年正好是第五年,想来是要恢复围猎了。
当然秋狝的目的不止祭祀娱乐,还在于治兵。
燕崇掌京北军营,近日也忙碌了起来,这天分配猎场守兵事宜时,营中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不是别人,正是太子的岳丈,太尉吕骥。
燕崇才从猎场转了一圈回到军营,猎场占地甚广,战时又遭破坏,各山口要分配多少守兵,附近村民如何遣散,营帐在何地次扎都要重新考量,不胜繁冗,才理出一点头绪时,这位吕大人迈着四方步,出现在了燕崇面前。
吕骥同袁衍一样是三朝老臣,皇帝登基以来一直以礼相待,把他从冀州请回京中,尊他掌军政机要。
太尉一职自前汉以来几设几废,皇帝此行,一则为着安抚前朝臣子,二来也是从职权制衡考虑,军中诸事让他和燕启商量着来,拉平朝中保守势力和新士一派,毕竟燕崇也在军营当中。
只是官员每每仗老,这位吕太尉又多疑而强势,四年来和太子虽未曾生出什么波澜,对新将可谓处处提防压制,燕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左右都是为了京畿安稳,可退则退,能不挑事绝不搭理他,今日这老顽固却自己找到他的帐里来了。
思路被打断,燕崇蹙蹙眉头:“吕大人怎么来了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