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侯爷宠妻手札(重生)_作者:茶茶里(24)

  四更更声在空中悠悠回荡,国公府还是一派灯火通明,一盏盏藕合色的宫灯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园中远远地隐约可见鸾车前绡纱随风鼓动的影子,待行至近处,缮国公携府上一众老小在凤舆前稽首叩拜:“恭送昭仪娘娘回銮。”

  沈元歌神色端庄平静,瞧不出一丝破绽,从步摇冠上垂至额心的一颗南珠却在簌簌的抖,目光落在甄景为身后伏着的一个渥丹身影上,压下眼底戚色,道:“下次相见不知何时何地了,族中子弟皆列在朝,念以国事为先,严于律己,善自保养,千万珍重。”

  话音落地,已有一个小太监迎了上来,道:“娘娘,丑时已过,躬请上驾吧。”

  沈元歌颔首,转过身去,被宫女扶住手腕,要登上鸾车之时,突然听见身后一声:“姐姐。”

  沈元歌身形一顿,蓦地回过头,正对上直起身子的沈兆麟的眼睛。

  他尚未及冠,穿着渥丹的朝服,已是与其年龄不符的身姿端正,目光炙热,在灯火流转下微微闪烁,咬沉声音,终是改了口:“更深露重,娘娘穿暖些…莫着了寒凉。”

  沈元歌娥眉曲起,啪的滚下一颗泪来,慌忙低头掩了,才道:“你放心。”

  ...

  銮驾浩浩荡荡离开国公府,下人们撤去张了满院的华灯,渐渐散了,府中方才恢复往常,姜氏面露疲色,打了个呵欠,扶住婆子的手道:“忙活一夜,可倦死我了,这诰命品服也重的很,快搀我回去歇会儿。”

  她语中已露出不满,仿佛不喜沈元歌这次回府省亲,带累他们还得大费周章,甄闵成笑着上来扶她,道:“宫妃省亲乃是陛下特赐恩许,多少人想要这一遭还没有呢,昭仪回去之后,也少不了赏的,母亲别埋怨了。”

  姜氏这才面露霁色,打量了他一眼,自豪道:“换上新朝服就是精神。”

  甄闵成道:“四品罢了,”他眸色一深,转了话锋,“不如表弟,如今已是从四品,仕途总比我光明远大。”

  姜氏步子停住:“这不是在你之下么。”

  甄闵成轻笑一声:“母亲想知道么?我们去房里说。”

  待让姜氏坐下,他道:“兆麟现在虽比我低一品,可他才十九岁,又得工部大人和皇上青眼,还是昭仪表妹唯一的胞弟,可谓有才又有命,不是我可以比的。”

  姜氏脸上的笑有点酸了,放下来道:“母亲是妇道人家,朝事不大懂,只知我儿前途无量便是,其他的你们自能应付。”

  甄闵成摇摇头:“母亲不知,早先工部下首是有几个好差事的,我原本想安排咱们族中子弟领上,可表弟却向尚书大人进言,说那些人不适合此等职务云云,将位子派给了别的人。”

  姜氏神色一沉:“为什么?难道是他不想我们甄家的好儿?”

  甄闵成道:“说不准,应当不至于,只是兆麟与我,政见一直是不大相合的。且他这人一处理起朝事来,便是六亲不认的性子,以后境况谁能预料?”

  他说完,叹了一声,又抬首轻笑道:“你看我,本不该和母亲说这些的,到底是有些六神无主了,母亲还倦着,且安歇吧,儿子告退了。”

  甄闵成说着站起身,姜氏却不知想到什么,脸色不断变换,见甄闵成出门,身形一动,想唤住他,张了张嘴,又闭上,皱眉拍了下桌子,片刻,竟低低咒骂了一句。

  一连两三个晚上的辗转反侧后,姜氏终于下定决心,把甄闵成又叫了来。

  房中只有姜氏一人,虽是夏日,窗户却也闭着,甄闵成进来,向她见礼道:“母亲万安。”

  姜氏沉着脸,把他拉到木炕上,道:“闵成,你之前那话,直叫我寒毛倒竖,我考虑了好几天,还是觉得不行,所以来找你商量商量。”

  甄闵成心下了然,嘴上却说:“母亲想说什么?儿子洗耳恭听。”

  姜氏眼中透出阴冷,沉沉道:“当年他们姐弟丧父,若非我们把他俩接到府上养着,早不知饿死在何处了,沈兆麟倒好,如今当了朝士,竟有意挡起你的路来!我虽是妇道人家,不懂朝廷大事,但也是陪府上从艰难时日熬过来的,你父亲先前在官场上受了多少闲气和打压,我可清楚,深知人心叵测,咱们必须得未雨绸缪。”

  朝堂新旧两党各不相让,争锋激烈,还有宦官插一头,越往上走,越是在夹缝中如履薄冰,沈兆麟油盐不进,又不与他一派,是以甄闵成早就把他当成了一大隐患,早先便萌生了铲除之心,那晚说出,只等姜氏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