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歌向他福身:“舅舅怎么亲自来了?我这里什么都没准备,真是失礼。”
甄景为上前虚扶一把,让她起来,道:“本来就未曾提前让人通报,今天是年前第一场雪,又逢休沐,便各处来看看,坐。”
沈元歌依言,唤进春菱让她上茶,甄景为将视线移到了木炕对面的长案上,笑道:“裁衣裳呢?”
沈元歌道:“嗯,雪下的大了,闲来无事,给兆麟做件衣裳。”
她随口就来,看上去就是在话家常,心里却在暗暗庆幸,幸亏裁完便把片子收了起来,不然谁都看得出那压根不是兆麟穿的尺寸。
甄景为没有生疑,反夸了她一番,无外乎说她比闵瑶闵瑄心灵手巧之类,沈元歌应承推让了几句,又听他道:“舅父今天是好不容易得空,来和小辈们说说话,你也知道,你舅母疼你,前几天寿宴上的事,她也和我说了,你莫要挂心。教习礼仪的李嬷嬷不是还说,元歌有宫廷气度,经她掌眼的人是差不了的,既是明珠,还怕蒙尘么?舅父给你打点。”
他摆的一副慈父姿态,沈元歌心中连连冷笑。
上次得罪黄尤不够,还没死心,想着翻牌?
听他语气,想是还不知道姜氏故意冷待自己的事,也是,甄景为是个仕途不如意的士大夫,靠着祖荫,官位不上不下,最是琐政缠身,前几日又开罪了司礼监,只怕自身都难保,哪有功夫来管内宅阴私。
沈元歌垂目,神色有些无力:“多谢舅舅教诲,元歌不敢妄生绮念,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罢了。”
甄景为听她语中有未尽遗憾之意,放下心来,抬手阻住她:“何至于妄自菲薄?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沈元歌抬眼,甄景为道:“过几日在府上梅园有场诗宴,受邀的皆是京中风雅才子,阮阮善通音律诗书,到时候也过去。”
第27章
听甄景为的意思,似是又给她寻了一个机会,沈元歌忽的想起那日从银楼回来后,萧廿调侃自己的话。
他说,你名声传的还挺响,才来京中多长时间,苏皖西子的名号都从城北传到了城西了。
乱世中名声一类,往深了讲当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前世甄景为也有意派人传过,不过那是一年后为了将她送进宫铺路的时候了,如今事情提前发生,恐怕和过几日的梅园诗宴脱不了关系。
也难为这好舅舅忙里抽闲,折腾来折腾去的。
联系到当今如日中天的宋婕妤,当真给人一种“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感觉,何其荒唐。
沈元歌脸上浮起微笑,道:“悉听舅父安排。”
甄景为又好生嘱咐了她几句,饮了一盏茶才离开,沈元歌收拾了残茶,把裁剪衣裳的东西重新挪到案几上,缝了几针,却因想着事情,心不在焉地把手给扎了,沈元歌眉心一蹙,瞧一眼指尖冒出来的殷红血珠,放在唇上吮了吮,转身拿过倚在角落的双凤琵琶,抱在怀中弹拨了两下。
这琵琶是母亲留下来的,从上京带到江东,又从江东辗转回上京,丝毫没有影响它原本的音色,乐音虽不成曲调,却仍如玉鸣般清亮淳润,引人神往。
沈元歌为免扎眼,即便甄景为夫妇知道她擅此乐,入府后也没再上过手,沈元歌抚了几下,朝门口唤道:“春菱。”
春菱应声而入,她抱着琵琶道:“这琴弦放久了,有些老旧,明天去买几根新的回来吧,我过几日要用的。”
春菱道好,转身出去了,沈元歌才又拿起针线。
第二日雪小了许多,沈元歌照例却甄母处侍候,待甄母午睡后才从西院出来,估摸着萧廿应当从校场回房了,打发走丫鬟,怀揣着做好的东西去了阍房,敲了敲门,却没回应,萧廿不在。
沈元歌有些诧异,他这些天都不怎么出门了,正在饭点上,又去了哪里?
正想着,春菱从乐坊挑了琴弦回来,一看见她,忙匆匆过来,神神秘秘道:“姑娘,我刚才在巷子里瞧见萧廿了。”
她一路小跑的太急,转眼便到了跟前,沈元歌抱着衣裳,被抓现形似的唬了一跳:“看见就看见罢,你这是什么表情?”
春菱却没注意到她的异常,还微微喘着气,道:“不是,我看见他在和一个年轻男人说话,好像还生气了,神色怕人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