姽之婳_作者:三千世(73)

2018-10-17 三千世

  阳晴公主点头又摇头,她指了两个案几上的书:“这两个是,其他是别司的册子。”

  荣华公主这才长出一口气,她就说嘛,宫女内侍怎么读这玩意?

  不过下一秒她又陷入了迷之沉默。

  幸、幸好自己以前认真读书了!!

  要不然她连内侍宫女的书本都看不懂啊!!

  “那这句呢……?”

  阳晴公主又从拿起另一本册子,上面还加了书签,明显是她翻阅过的。

  她指着其中一句问荣华公主:“这句什么意思?”

  “身修思永,惇德柔远。”

  荣华公主念了一遍,立刻说:“日新其德,修齐治平,由近及远,由己及彼。”

  “…………啊?”阳晴公主茫然脸。

  这是在解释?解释什么?侄女说了什么?她、她说话了吗?

  荣华公主沉默了,她定定地看着阳晴公主,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试着说:“……姑姑,要不我列个书单,您先读着?”

  阳晴公主低下头,一脸惭愧:“麻烦阿姽了。”

  荣华公主提笔写字,随着她写的书名越来越多,阳晴公主的身躯越发摇摇欲坠。

  最后阳晴公主看着书单上的字,面白如纸。

  她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礼》《孟子》《中庸》等诸多大儒要耗费一生去研究的典籍上……

  我命休矣!

  阳晴公主决定自救。

  她一闭眼,身体直接向后倒去!

  “姑姑?”荣华公主下意识地扶住貌似晕过去的阳晴公主:“您这是怎么了?”

  阳晴公主的大宫女连忙上前:“殿下?殿下?您哪里不舒服?要不要传太医?”

  一阵兵荒马乱后,阳晴公主被太医诊断出了个后宫女人常有的富贵病:体弱,不宜多思,要静养。

  于是在一脸茫然中,荣华公主不仅要管理尚服局,还被阳晴公主拜托,莫名其妙又多了个尚仪局要管理。

  太皇太后听说此事后,先是露出微笑,然后又皱眉头。

  她招来荣华公主,小声教导曾孙女。

  “我就知道你这丫头是个能干的,走这一趟又拢了一局在手里。”

  太皇太后觉得曾孙女的能力很强,就是手段有点狠。

  “不过阳晴毕竟是你姑姑,你多少也要做个面子功夫,总要推辞几番,再接了尚仪局的差事。”

  ☆、第35章 套路

  太皇太后赞赏荣华公主手段狠辣却不太好看。

  荣华公主听后一脸懵逼。

  荣华公主:???

  啊?什么叫走了一趟拢了一局?做什么面子功夫?推辞什么?

  荣华公主虽然心中不解, 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完美的微笑。

  ——她还记得什么都能崩, 就是脸上的笑容不能崩。

  等她保持着微笑听完了曾祖母的谆谆教诲,并答应了曾祖母每日都去探望生病的阳晴公主,并将尚仪局的事务变化告诉阳晴公主后, 她才慢了三拍,总算反应过来了。

  等等!

  荣华公主看着太皇太后满意的眼神, 整个人都凌乱了。

  ——我不是!我没有!曾祖母您听我解释啊!!

  她没想着要夺权!她没想着要给自己增加工作量!

  她只是想找个来钱的路子!她明明是想拿母后陪嫁的铺子练手!

  她、她不想被困在宫里啊!

  她还想出去和谢宁一起品评勋贵后裔,给自己找个顺眼的夫君啊!!!

  只可惜荣华公主内心的呐喊无人知道。

  于是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 她的威名开始在后宫流传。

  六司二十四局的尚宫和太监们都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开始学习宫务的荣华公主不是善茬儿!

  传说这位贵主儿三天内就理清了尚服局,然后她去了一趟仁寿宫,又将阳晴公主手上的事务揽在手里了!

  偏生这位公主殿下处理事务干脆明白,上到宗室碟谱、宝印重玺,下到衣饰器皿, 再到经史简本, 宫规礼仪……就仿佛没有这位殿下处理不了的事。

  不过短短半个月,整个后宫就焕然一新, 各司行事都多了一分利落的味道。

  就连重景帝都发现了后宫的微妙变化。

  他很满意荣华公主的进步,将镇国公新送来的屏风赐给了荣华公主以做嘉奖。

  ——补充说明:那屏风还是镇国公扶植的海盗在南海那边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