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_作者:舒仪(15)

2018-10-17 舒仪

  先是他从不离身的一个“都彭”打火机,自从那个倒霉的生日夜晚之后,就不见了。他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早晨离开酒店房间时,明明把火机塞进大衣口袋,可是后来就是找不到了。致电酒店,酒店客房部也帮他找了很久,却没有任何结果。

  东西虽小,却足以让他烦躁。

  许志群警官则非常不以为然:“那个破火机,你用多少年了?颜色都黑了还当个宝贝蛋儿,丢了好,回头哥哥我送你一新的。”

  烦躁不安的严谨差点儿把他踢出门去。

  唯有自小一块儿长大的程睿敏,了解严谨的心思,少不得在电话里相劝:“你和它缘分已尽,就别多想了。嘉遇当年对身外之物一向看轻,他也不会怪你。”

  这个机身上镌刻着橄榄枝和都彭标志的黄铜镀银火机,原来是件遗物。曾经的主人,是两人的高中同学,十几年前已经离世。

  程睿敏的苦劝,并没有让严谨好受多少,他叹口气说:“算了吧小幺,你就别假惺惺的了。我知道你成心的,成心想恶心我,你一直恨我那时候不肯去见老二最后一面。”

  程睿敏那边沉默好久。严谨以为他会发脾气,可他连声音都没有提高,依旧平心静气地回答:“我没怪过你,你有你的道理。”

  严谨握着电话也不说话了。他从来就不怕程睿敏发脾气,唯独怕他这种不咸不淡的口气,这证明程睿敏真的介意了。

  程睿敏一直在外企工作,一向脾气温和且职业化,平日见人,心中再翻江倒海脸上也会挂着一个注册商标式的微笑,面无表情往往是他表达不满的最极端方式。而严谨自小就好面子,尤其受不了别人的误解,所以他决定今天和兄弟坦诚相见。于是他慢吞吞地开口:“我从没跟你说过对吧,今儿我告诉你实话。小幺,我最后不肯去见他,是因为害怕。我宁愿闭上眼睛,眼前都是他活蹦乱跳时候的模样,我不想记住他最后的样子。”

  电话里程睿敏的声音很轻,“我一直都明白,明白你那个‘三分之一’的意思,嘉遇也会明白。”

  两人口中频频提到的“嘉遇”,就是高三磕头拜把子时三人中排行第二的孙嘉遇。

  那年七月,严谨已经收到了入伍通知,等高考一结束,兄弟三人便瞒着父母出门,一夜时间,硬是骑车赶到了天津塘沽。虽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新式军舰,内海的景色亦不尽如人意,但那天清晨绚烂壮观的日出,还是给他们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面对夺目的朝阳,他们学着武侠小说中的样子,撮土为香,发誓三个人虽不能同年同日生,但必同年同月同日死,并许下无数宏图大愿,其中就包括将来要在海边合伙开家餐厅,只卖海鲜,起个名字便叫“三人行”——因为孙嘉遇生前最热爱海边的城市,而年纪最小的程睿敏自幼在厦门长大,特别喜欢吃海鲜。

  为了实现当年这个愿望,四年前一艘邮轮的主人四处寻找买主的时候,严谨毫不犹豫地拍板买下,花大价钱做了内部装修,又搭上无数人情和精力,跑通水务局和航道管理的手续,才开了这家水上餐厅。

  餐厅的名字,却不叫“三人行”,而是叫作“三分之一”。只因十七年前曾经撮土为香发誓同生共死的三个少年,以为能一辈子不离不弃的三个人,却在十三年后一个晴朗的夏夜,不小心失散了。

  永远地失散了。

  三分之一变成再也填补不上的残缺。

  正因为这个让人伤心的残缺,严谨才会为一个旧打火机大动肝火,连带着恨上了那个名叫KK的小“鸭子”,发誓这辈子最好别让他再见到这个人。可惜世事总是不如人意十之八九,有些人有些事,一旦出现,就像是命里的劫数,避不开,也躲不过。

  为这个丢失的打火机,严谨着实郁闷了几天,好容易顺过一口气,总算放开了,他又碰上另一件烦心事。

  就在刚刚过完春节,餐饮生意逐步开始回暖的时候,他的“三分之一”生生让人挑了场子。

  冲突起自一盅海参豆腐煲。春寒料峭的早春,雪白浓郁冒着微微热气的一碗好汤,看着就让人心里起了暖意,客人却从汤底舀起两粒老鼠屎。

  严谨那两天恰好有事待在北京,没顾上去塘沽。等接到电话驱车百十公里赶到餐厅,现场已是一片狼藉。七八张桌子被掀得底朝天,碗碟杯盘碎得满地都是,汤水淋漓。自己人也吃了大亏。不仅厨师和服务生挨了打,连见多识广的餐厅经理,亦未能压住场面,反而被人用啤酒瓶砸破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