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_作者:舒仪(178)

2018-10-17 舒仪

  季晓鸥的面部表情僵了片刻,又一点点放松下来:“说真的,我从来不敢往后面想。不过我也从来不去想不该想的事儿。我现在只想如何把该做的事儿做好。”

  方妮娅摇摇头:“唉,我以为你们早没什么可能性了呢,没想到关系都这么瓷实了。你俩究竟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就一点儿征兆都没有呢?”

  季晓鸥将窗玻璃摇下一条缝,任早春的疾风夹杂着路边的浮尘,如疾浪一般打在脸上。之后她自嘲地一笑:“我也想了很久,可就是想不起来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实我没告诉过你,我一直都喜欢光头或理着板寸的,纯粹以脸蛋儿色相诱惑我的男人,大概他正好符合这条件,合了我的眼缘儿。”

  方妮娅“扑哧”一声笑了:“你还能说笑话儿我就放心了。亲爱的,咱姐俩儿算不算同命相怜?怎么都碰不到省心的男人呢?我跟你说,现在我跟陈建国……怎么说呢,就是在外面各High各的,谁也不干涉谁。你见过这样的夫妻吗?”

  季晓鸥从窗外收回目光:“你家老陈,真的……”

  “停!”方妮娅做了个制止的手势,“现在不提他,一提就倒尽胃口。等从天津回来,我再跟你说。”

  她伸手扭开车上的音响,CD机里是一张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她的小尖嗓子跟着阿信拼命往高音上飙,飙得声嘶力竭,眼睛里也被憋出两眶热泪,但依旧伸直脖子跟着唱下去:“死了都要爱,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季晓鸥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仿佛看见了这神神道道的行为之后不能示人的痛苦,心里不禁一酸,却分不清是为方妮娅辛酸,还是为自己辛酸。

  两人到达塘沽港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按说一般的餐厅饭店,这会儿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上客了。但呈现在她们眼前的“三分之一”海鲜餐厅,却是门庭冷落。虽然船顶的霓虹灯依然金碧辉煌,但整间底层大厅却空荡荡的,只有寥寥几桌客人,还没有大厅里的服务生多。

  季晓鸥呆立在门口。她想起严谨上次带她来时那满眼的红火热闹,与此刻清灰冷灶的情景一对比,竟似个幻觉一般,好比《聊斋》里遭遇狐仙的书生,一夜华屋广厦软玉温香,但鸡叫之后一回头,仅空留满目衰草枯杨,仿佛一场黄粱梦一般。

  方妮娅却是第一次来,不觉有任何异样。她的目光立刻被标致的服务生们吸引了。拉拉季晓鸥的衣袖,她低声笑道:“真的是盘丝洞啊,帅哥太多了!”

  季晓鸥没顾上搭理她,直接向门口迎宾的服务生说:“我姓季,和你们店经理今儿下午约好的。”

  服务生却说:“刘总有事出去了,下午不在。”

  季晓鸥皱眉:“他没跟我说下午有事啊?”

  服务生耸耸肩:“对不起,季小姐,刘总的安排我真不知道。”

  正在这时,有一个带着楼层经理标牌的男人走过来:“是季小姐吗?”

  季晓鸥点头:“是。”

  那人立刻朝她伸出手:“季小姐您好!刘总交代了,您若来了,就直接带您去严老板的办公室。”

  季晓鸥满心不高兴,她已经察觉到店经理是在故意地躲她。但她又不能向不相干的人表示不满,只好点点头:“那好,麻烦您带我过去。”

  严谨的办公室布置得十分简单,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书柜、一张简易行军床,再加墙角一个保险柜,便是全部家当。季晓鸥还在打量屋里的陈设,方妮娅已对这个一览无余的房间失去探究的兴趣,问能否下去找人聊聊天。季晓鸥不耐烦地挥挥手,让她自便。

  办公室的南墙上挂着一些相框,基本都是一些来过店里的名人留下的合影和签名,其中不乏几张经常能在政经新闻或者娱乐新闻中见到的熟脸儿。季晓鸥一一看过去,视线忽然被墙面正中的一张彩色照片吸引了。那张照片一看就有些年头了,泛着淡淡的旧黄色。照片中是三个少年,肩并肩坐在一处石栏上。他们的身后是一片开得正盛的紫藤。其中一个咧着嘴笑得最开心的,一眼就能认出是严谨。坐在中间的那个,虽然戴着眼镜,也能明显看出程睿敏的影子,最右边挨着程睿敏那个,从未见过,但瞧上去不知为何却有些眼熟,她盯着瞅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大概是他长得跟一个影视明星过于相似,才让她觉得似曾相识。而这位英俊少年,很可能就是严谨提到过的“二子”。“三分之一”因为他的离世而得名,就连保险箱的密码都是以他去世的日子来设定的,在这间朴素干净的办公室里,他的气息似乎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