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与雪_作者:甬宁海(16)

2018-10-14 甬宁海

  拜过岳飞往外走,冬雪跟海子嘿嘿道:“感受完岳王爷的心昭天日,跟你说说岳王爷的八卦。据说啊,清朝之前民间都是尊岳飞为武圣人。后来啊…”

  海子听过冬雪要讲的这个传说,见冬雪有了说话的兴致,点头听她继续。

  “清军入关,满洲皇帝不喜欢岳飞,因为岳飞当年抗击的金朝,是清朝他们的前身,也就是说岳飞当年杀的敌人都是他们的老祖宗。后来啊,满洲皇帝就不允许民间的老百姓拜岳飞,推倒岳飞。”

  “换成张飞。”海子抓住冬雪说话的空隙插话道,说完还朝她眨眨眼。

  冬雪被话语堵的胸口气闷,瞪着他道:“他的兄弟!”

  “啊?费玉清啊,不会吧。”海子一脸大惊失色的样子。

  见冬雪神色从疑惑慢慢转为怒火,怒气值眼看快要涨满,海子转身撒腿就跑。

  身后传来叫嚣声:“不许跑,给我站住,你给我说清楚张飞还是张菲!”

  出了岳王庙,往回走一段路,两人就回到了苏堤。

  漫步一小会,冬雪说过这个时节就没必要去苏堤春晓观赏啦,春意感受不到弄不好还要冻的瑟瑟发抖。

  在手划船停靠点和船家商量了下价格,领着海子上船,小船慢慢划向湖中。

  海子坐在船中感受着冬日里的丝丝寒意,放眼望去,湖的另一处尽头,现代化都市高楼耸立,繁华无比,而此处却闲趣宁静。

  环顾一周,海子不得不感叹,“三面云山一面城,半城秋色半城湖”果然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诠释。

  “前面快到三潭印月啦。”

  海子流连忘返于景色之时,小船已飘飘荡荡来到小瀛洲附近,听到冬雪的呼喊忙顺眼看去。

  只见湖中一座绿意盎然的岛屿附近,三座石塔露出水面,塔的样子如葫芦状,内有小孔,很是精致漂亮。

  船在远离十来米远的距离停下,随着湖水缓缓荡漾,冬雪讲解道:“这三个石塔原本苏轼疏浚西湖,为了显示湖底淤泥淤积情况而建的。后来建成,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时八月圆的奇景。如果中秋月明之夜,泛舟西湖之上,灯火从塔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那时就可领略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美境啦。”

  海子惊奇的看着冬雪,你这讲解的也太好了吧!

  估计见多识广的船家也没见过这么能说的妹子,也忍不住伸出手对冬雪比了个大拇指。

  欣赏了一会三潭映月,海子询问船家能否登小瀛洲游览一下,船家笑着拒绝。告诉他手划船有规定,不许登岛也不许太靠近小瀛洲,海子略带遗憾只能作罢。

  小船绕过小瀛洲继续前进,按照着冬雪和船家商量好路线,一路划向柳浪闻莺,到达柳浪闻莺处,两人离船上岸,和船家挥手告别。

  此时的柳浪闻莺没有黄莺飞舞,竞相啼鸣,也无绿发横斜,柳絮缤纷。但树木伟岸,枯枝横生,错落别致,偶见白色花朵和大片深绿布满园中,冬日里的柳浪闻莺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海子暗自嘀咕,怪不得能在西湖十景中排在第五,而且还是南宋时期皇室的御花园。

  当然,这些都是从冬雪一路讲解得知的。

  海子跟着冬雪漫步在公园里,看看时间才下午4时许,时间尚早,便跟着冬雪继续逛荡。

  游览一番公园后,冬雪带着海子又回到湖边,透过柳枝远远望去,红红的太阳渐渐落下,像一个大橘子,夕阳下方山影起伏不平,圆圆的太阳倒映在水面上拉出长长碧波粼粼的倒影,海子一时看的有些痴。

  “咦?你是在看双峰插云吗?”冬雪顺着海子的目光朝远处望去,“倒是有眼光,这个时间看夕阳可是很美的噢。”

  双峰插云?听冬雪的话语,海子仔细的看了太阳下方的那道山影。

  果然,山脉最高的中间两处互相对映,两边平整的低落下去,双峰插云一下有了那么一丝意境。太阳缓缓落下,此时再瞧去,又多了三分美景。

  “往雷峰塔这边看。”冬雪用手一指。

  海子倒吸了一口凉气,皇帝老儿果然是好会享受!

  一排绿色的高树像标兵一样整整齐齐,把雷峰塔隐在其中,雷峰塔高出树尖的部分,远远望去少了几分庄严古朴,多了几道柔美绚丽,而橙色的夕阳刚好悬挂在雷峰塔右边,天空灰黄两色相杂,落日余晖洒向湖面化作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