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布衣之叶惜莲_作者:霖江南(21)

2018-10-17 霖江南

  汪诚头也未抬,低首哽咽道:“不为何。”

  道士皱眉言道:“这就奇了,我见你周身黑雾,顶有邪气围绕,怎说无为?”

  汪诚闻听,知遇高人,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泣道:“仙长,小儿晨来园子摘果,不想突遭横祸,命丧黄泉。小的急将此事禀告主人,原恐他被妖兽所伤,孰料他竟执迷不悟,还声严色厉的把小的撵了出来。小的中年丧子,又受莫大委屈,方悲泣不住。”

  道士忙伸手扶他起来,颔首道:“贫道云游到此,见宅院上有冉冉污浊之气,料定府内定有精怪作祟,便前来察看。据贫道所知,那妖心性本善,我也不忍伤其性命,你可将此物悬于门檐之上,驱邪避凶。”说罢,从褡裢里掏出一柄桃制木剑,递给他。

  汪诚双手捧住,躬身拜谢。

  道士笑曰:“毋须多礼,倘若不见功效,你即速往临安府,吾暂落抱朴道观中歇脚。”

  汪诚点头称是,又忍不住浊泪盈眶:“可怜苦命的山儿,小小年岁便暴死野郊,吾又该如何对贱内……”

  道士蹲下身来,瞧了片刻,说道:“即你我有缘,上天亦有好生之德,可否将此子交由贫道带去,许能借阴还阳。”

  汪诚大喜,颤声道:“倘能如此,小的便日夜焚香,早晚叩拜,永铭仙长大恩。”

  道士也不言语,只将袍袖一挥。只见原本支离破碎的衣裳与满地血迹,并那赤条条的汪小山,瞬间无踪无影,未留丝毫痕迹。

  汪诚愕然,目瞪口呆的愣在当场。

  只听道士言道:“善恶有报,不义少行。”声音渐行渐远。

  抬头看时,已遽然不见了。

  汪诚冲远处拜了几拜,遂手持木剑返回书院。然又不敢惊动主人,就悄悄搬来竹梯,小心奕奕的,挂到屋檐上。

  金雨良卧榻之上还在寻思:吾常向人讲,男女授受不亲,须学柳君下惠,坐怀不乱,方不枉苦读圣贤之书。那日与莲儿相遇,若能拂清心念,及早抽身,焉非正理?怎地反去搭讪,与之交谈?幸得莲儿通礼大方,无嗔不恼,且淑娴多情。若当日她巧语相向,岂不自寻羞耻,招来笑柄?现屈指算来,已期月交际,吾又未向其探听过,还不知她是甚等人家。此事虽无人知晓,然这么暮降而会,朝隐而别,何时生个结果?奈事已至此,有心说话对汪诚挑明,可又不知如何出口?况我也辨不准她的行迹。若说其乃异类,那有妖能识文断字、吟诗晓律这等风雅之景?那一定是贾门宦府的千金,如今没落了,恐日后嫁娶非人,知我门第书香,方忍耻与我相合。如此看来,也算是个有志气的女子。”想着,又恍恍惚惚的睡去了。

  再说叶惜莲懊恼不已,发狠边叱边追,眨眼间已出数十里开外。

  至一片树林处,那物倏地纵身跳入。

  但凡采阴补阳一入体者,身形遂受到影响,懒庸懈怠,法术会随之虚减。须打坐吐纳周天,方可运行自如。

  那物本领原与叶惜莲不相上下,此时也只有招架逃遁的份。

  叶惜莲急按下云头,四处探索。

  只见幽幽郁郁的古木丛中,冷风瑟瑟,除有几只小兽与飞禽忽隐忽现,别无其它。

  正踌躇时,遂闻一个声音悠悠传出:“惜莲,你我相识久矣,如今却为一个修行法果,不顾及多年情意么?”

  叶惜莲美目怒睁,手指林中娇喝:“我呸!若你念及情谊,就不该伤那小儿性命,如今你让我怎和恩公相说?”

  那声音笑道:“他是你的恩公,与我何干?你寻不着我的,走你的罢。”

  叶惜莲无奈,只好悻悻而去。

  日落月腾,好不易捱到一更天。

  汪诚与内人躲在书院厢房,听得门外有动静,自己不敢去看,教妻子打门缝里往外瞧。

  只见一个妙龄女子自天翩翩而降,看见檐角上悬挂的桃木法器,不敢冒进。立在院内直气得花容失色,良久才玉足轻顿,布云腾空。

  汪诚方长舒口气,对妻说道:“看来此物果能保公子无恙,吾等也可安心了,只是……”

  一言未尽,那女子竟倏然返回,笑着说:“哪里来的微屑物件,岂能唬得了我!”说着话,玉指一抬。桃木剑应指而粉,洒洒飘飘落在尘埃。接着她双手推门,径入其内,然后转身扣关,直往寝室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