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巧娘嫁到苏家三年,也就是苏妍五岁,苏家四个兄弟媳妇,每人一天家务,一个月也就是六天的活,干完全是做绣活赚钱。
男人则是打个零工,周围村子一到农闲,零工都不好找,而且价钱也低,竞争的太历害,好多人都找不到,也不会做生意,全靠女人做点绣活。
象什么筐子,编了也不好卖,家家户户的爷们都会这一手,平时没事都是自家用。
想学个手艺,谁都把手艺藏的死死的,即便花了钱也学不到什么真正的手艺,所以一到冬天,好多爷们都在家闲着了,没事喝喝酒,聊聊天的。
巧娘带着苏妍,不让她做活,如果苏氏一为难苏妍,她就绣活少领,交的钱就少,而且冬天烧坑,苏氏要是一不让烧,她就自己捡柴,也不做绣活了。
苏氏也拿她没办法,谁叫巧娘人家赚的钱多呢,看在钱的份上,也就忍了。
巧娘这三年来对家人了解很深很深了,这一群烧不疼了不热的人,就好象一家人没有什么亲情,眼里只有钱,只有利益,谁干活多一点,就心里受不了,谁少干一点,都看在眼里,非要闹谁都不高兴。
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孩子,连个压岁钱也没有,能吃上一顿肉都是不错的,也不知道这几个媳妇绣活赚的钱都去哪儿了,也没见他们买什么,就是愣没钱,家里的地也不少,打的粮食也够吃,可是钱去哪儿了?
家里一个物件都没添置过,于是巧娘就长了一个心眼,平时偷偷多做一点活,她不在这个镇上,而是向相反的镇上接绣活,多接一点,交的时候还是以前那么多,多的那些,她都偷偷攒起来。
妍儿就象她的孩子,她心疼她好吃的吃不上,于是有点钱就买些好吃的带回来,趁着没人的时候,让妍儿一个人在房里吃,她在门口绣活守着。
而且攒的小银锭,她把主家给的玉佩和银子,缝到她的里衣,虽然不多,但是也是怕有个应急的时候。
而苏妍从小就被巧娘教育的挺好,很少出去玩,做什么都在巧娘的身边,也没惹过事,巧娘护她也护得紧,总得来说,苏妍五岁之前,活的也不算差吧。
直到这一天,轮到巧娘做家务了,大冬天,刚下了雪,她挑着两个木桶,去村中间的水井打水,脚一滑,掉了进去,说实话上天还是挺可怜她的,掉下去的时候,脑袋磕到井里的石头上,直接磕死了,没让她受罪。
那天没人出来,没人看见她掉进去,不然就这样这么冷的天淹死在里面,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惨。
要不然村长老魏也不会叫人把井水淘干了,死了人的井谁还敢去打水喝。
而老苏家直接就用了一个破席子,连衣服都没给巧娘换,直接就找了一个荒地给埋了,自比苏妍的生活就一落千丈。
说实话,让我写极品我还真写不出来,别看我看了不少,可就是写不出极品的狠,一个五岁多的孩子,在现代正是幼儿园的孩子,能做什么?
苏家赚不了那么多钱,跟一个小孩子身上撒什么气?从巧娘一走,苏妍就被赶到了厨房里,在柴火上睡,只有一条破被子,连个枕头也没有。
每天小小的人儿,一听到他们起床,就要给他们倒夜桶,还要给他们打水洗脸,做饭的时候,还要变成专用的烧火丫头。
☆、第三一五章 番外24
做的有一点慢了,不是挨骂就是挨打,冬天还好一点,有那棉衣,一到夏天,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没一块好地方,全是在衣服里面,外面看不到。
要不是苏妍底子好,早就撑不住了,要不是苏氏一脚把她踢进灶堂,毁了脸,生了病,他们怕传染,还不定搓磨到什么时候,哎总算是解脱了,不怪苏妍狠,本来赶出来这事就算是过去了。
谁叫他们后来又来招惹她,本来就是可恨的人,为什么让他们活着呢?死了从新投胎多好。
在古代,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人的社会,他们都不给苏妍活路,为什么她还要让他们活着,但凡有人给她留一点余地,她都不会轻易让那人去死。
都说庄稼人厚道,错,庄稼人没多少文化,大道理懂的不多,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跟所有人都一样,不要因为庄稼人,就觉得厚道,不要觉得读书人就明理,不要觉得大城市素质就高。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苏妍穿过来,经历三次婚姻,有人觉得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如果是土著居民,也许不可能,可是她,就可能,她追求的是一心一意对自己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