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这里已经没有了,咱们撤”,不知道摘了多久,像老大发号施令似的,某个人叫了声,率先向着村里跑去,呼啦啦的其他的小伙伴也跟着走了,人瞬间少了一半。
初夏和柳翠翠还有其他的几个人也打算回家,这里的东西就像遭受过洗劫般,一下子就没了,灌木丛也被踏出了几条路,果然一群小孩子的破坏力惊人。
柳翠翠看到初夏篮子里的覆盆子很少,从自己的框里抓了两把放到初夏的篮子里,初夏看见忙用手把篮挡在身后。
“我今天和我弟弟摘的可多了,你的很少,分点给你。”
“不用了,我这点够了,你拿回去分给你弟弟妹妹吧”,初夏拒绝,柳翠翠家比自己家条件更差,而她又是家里面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就她框里的那点,回去还不够分的。
柳翠翠见初夏不要,又想想自家情况,也就没有再说。
“柳翠翠,你怎么就没有说分点给我呢?”同行回去的狗蛋看着柳翠翠的竹筐说着,他虽然也摘了不少,可是一边吃一边摘,弄到最后也没留下几颗。
“这是我们辛苦摘的,你不是也摘了,干嘛找我姐姐要?”还没等柳翠翠说话,她的弟弟首先就不同意了。
男孩子调皮,爬树掏鸟,下河摸虾是常态,狗蛋是村子里的捣蛋鬼,正因为太皮了,门牙都缺了两颗,说话漏着风,狗蛋是遗腹子,她娘平时忙着生计很少管他,导致他穿的脏兮兮的,脸上像个小花猫,还时常挂着鼻涕。
“我摘的都被我吃光了”,狗蛋用袖子擦了擦鼻涕道。
初夏看了狗蛋一眼,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帕子递给他,“用这个擦吧。”
狗蛋愣了两秒还是将帕子接了过来,使劲的用帕子在鼻子上擦了几下,然后将帕子递给初夏,“还给你”。
初夏低头抓了一把覆盆子给到狗蛋,“帕子你留着吧,以后不要用袖子擦鼻涕了,不卫生。”
狗蛋有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他知道这是初夏嫌他不太干净呢,平时娘很少管他这些,头一次被人这样说,他只能将握着帕子的手给收了回来,将帕子给攥在手里。
而初夏心里则合计着篮子里这么少的覆盆子够不够她泡酒的。
“爹”,初夏和柳翠翠它们在村口分开后就回到家,看见了院子里的农具,想着是不是张安民是不是回来了,试着叫了一声。
“叫你爹干啥呢”,老太太蔡氏这时候端着一个盆从屋里走出来。
“奶,我爹是不是回来了?”虽然不到日落,干活的人不回来是正常的,但她还是惹不住问了下。
蔡氏不耐烦道:“你爹在后院整理捕鱼的工具。”
因为蔡氏昨天的话,所以张老爷子今天要张安民早点回来,去河边捕几条鱼回来,最近忙农活人比较辛苦,加上小孙子也要补身体,捕鱼这活就落到了张安民的身上。
初夏听见蔡氏的话,就往后院跑去。
捕鱼一般有两种工具,一种用的箔筌渔具,这是一种用篾片、藤条制成的篓,把它放在浅水中或是水中杂草的边缘,放上鱼饵,可以使鱼虾入内。
而另一种就是用粗麻线制成的带有小孔的渔网线,此时张安民正坐着小凳在后面修补着破损的渔网线。
“爹,你等下是要去河边捕鱼吗?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去?”
第十一章 发现鱼腥草
“你想去河边?”张安民问。
“对啊,我想和爹去河边看看,呆在家里太无聊了。”
初夏基本上已经摸清楚了桃花村的地形,村里面逛遍了也没有什么收获,还没去的地方,就只有河边和稍微有点远的鳌山了,她想去这两个地方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发家致富的法子。
“行,那你给爹做个小帮手,帮忙去挖点鱼饵。”
张安民所说的鱼饵,则是蚯蚓,初夏听见张安民的话,回屋放下篮子,拿着小铲来到院子外,随意找了块泥土比较湿润的土地就开始挖,轻而易举的就挖到了不少的蚯蚓,用竹筌装了起来。
修补好渔网,张安民带着捕鱼的工具、鱼篓等,初夏拿着竹筌,父女两人就朝着堤边走去,两人要去捕鱼的河叫做浏阳河,是汉江流经桃花村的一条分支,浏阳河的水比较深,岸边的水草也比较多,村里的小孩子们基本上只会在村里的小溪里玩,不会跑到这里,只有渔民或者像张安民这样捕鱼的村民才会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