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知道咱家没有这么多银子,但是只要全家凑一些,我再去我娘家借点钱,到时候这钱不就凑够了”,三婶开口道。
听到这里大家似乎很清楚了,就是让各家拿出银子来,原来前面那么多的铺垫都是为了后面说的话,初夏以前在红楼梦里看到过,二十两银子够一个庄稼人过一年,而那时的庄稼人一家子人口起码超过十口人,这三十两银子对于当官的人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庄稼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一笔钱了,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大伯母很勉强的笑着:“三弟妹,瞧你说的,咱家又不是有钱的大户,这钱能像你说的这样轻飘飘的凑出来,我这还发愁呢,这栓子看着就大了,我这连他蒙学的钱都还没着落呢。”
反正就是哭穷。
“她三婶,不是咱不帮你,而是你的金额实在太大了,我这就是想帮也使不上劲”,刘氏也明白三婶和大伯母话里的意思,她也不傻,谁会拿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银子给对方。
眼看着张安民似乎要说什么话,初夏假装筷子掉在地上,让张安民帮忙去捡筷子岔开,生怕她爹说出掏银子的话。
三婶也料到了这个情况,虽然三房平时的开销最少,也不用给老两口交月钱,但是三叔算是在张家养尊处优的,而她呢,又喜欢用钱,赶个集总喜欢买买买,所以两人的口袋里压根没钱,三婶还经常回去娘家要救济,她娘家的嫂嫂们早就不满了,但碍于老人,也不好说什么,所以在全家人看来最有钱的他们,反而一分钱都没有。
这边没捞到好话,三婶将目标转向了张老爷子和蔡氏,“爹娘,这可关乎到张家的以后,您俩说句话。”
蔡氏前一刻是挺高兴的,但是听到要这么多银子,也心疼啊,“你那同窗是不是太黑心了些,不就动动嘴说两句的事情,找你要这么多银子。”
“娘,别人帮忙也是要上下打点的,费心费力,而且这点银子真不多,你想想要是我以后当官了,这点银子挣不回来,只要我当上官,咱张家全都可以过上好日子,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后可就没有了。”
等等,是说哪里不对,这不就是捐官吗?那捐官只需要这么点银子?
“三叔,这是捐官吗?”初夏歪着头,状是好奇宝宝的问。
三婶对着初夏道,“是呀,你三叔很快就要当官了,到时候三婶给你买糖葫芦吃。”
看来大家都不知道“捐官”是什么意思。
刚才三叔的一席话点亮了蔡氏,对啊,只要老三当上官以后,不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那这银子花的也值得,不过她还是用胳膊肘拐了拐张老爷子,想看张老爷子是什么意思。
“这件事不急,等我和你娘想想”,张老爷子道。
晚饭后,每个人都揣着不同的心思回了屋。
------题外话------
因为上班,所以每次文都下班回来写,会更的比较晚,谢谢收藏的小伙伴们~
第二十七章 各有心思
“老婆子,咱家现在手里有多少钱?”回屋后张老爷子问蔡氏。
“能有多少钱?以前老三读书一直花钱,本来也不阔绰,后来不读书了吧,兄弟几个又娶媳妇养孩子,就这两年手里稍微宽裕点,加上今年收成好,统共不过十两银子。”
张老爷子听后没有吭声,蔡氏走上前,“当家的,老三这事可是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咱可得帮一把,这事要是成了,以后咱家就发达了。”
“这事我还得把老三叫来问问情况,看看到底是个什么官位,这笔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蔡氏敲了敲东厢房的门,“老三睡了没,你爹喊你过去问点事。”
“娘,还没呢”,里面传出张安仁的声音,几秒后,张安仁披着衣服拉开了门,朝着正屋走去。
三婶也从屋里走出来,将站在门口的蔡氏拉进屋里,“娘,进来坐会儿,我这正好有一块布给您,您回头拿去做一身新衣。”
三婶主要是想从蔡氏口中打探打探,刚才张老爷子说回去想想,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要知道她和三叔对凑出三十两银子有把握,主要还是对蔡氏和张老爷子有把握。
蔡氏看着三婶递过来的料子,还是有花纹的,想起来老二一家做新衣服都没有想着自己,“还是你想着娘,你有这份心意就好,这料子还是你留着给自己做套衣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