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寒门农女_作者:慕容素锦(64)

2018-10-13 慕容素锦

  伙计不耐烦,这样的农村人见多了,以为自己拿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你们不买东西就别在这里了,影响我们店里的生意。”

  张安仁在一旁看着,觉得这样的场面有些难看,将三婶拉出店铺外,“镇上不是还有其他的店铺吗?咱去别家的店铺看看,我就不信卖不出去。”

  第二家店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对方的掌柜摇摇头,而且告诉他们,这样的荷包镇上还没有见过,他们铺里不收这个。

  这下张安仁夫妇俩是真的慌了,要是这荷包卖不出去砸在手里怎么办,“别慌,这二哥一家绣那么多的荷包都卖出去了,肯定有地方收,我们是不是没有找到地方?”三婶安慰自己,也安慰张安仁。

  俩人又去问了比较小的两家店,得到的是同样的答案,其中的有一家看着这荷包的样式倒是不错,有心收但是一看这绣工又迟疑了,最后还是婉拒了。

  最后两人找到了周姐新开的店,张安仁夫妇两个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进门便开口问,“掌柜的,你们这里收荷包吗?”

  “什么样的荷包?”胖伙计上前问。

  三婶将带来的荷包摊开,胖伙计看了一看,这不是老板之前收的那种荷包吗?但是好像有点不对,上次是小姑娘送来的,也不是这两人,有点拿不准,便到后面叫了周姐。

  周姐拿着荷包细细看,还是能看出门道来的,这荷包不对,便问道“这荷包是你绣的?”

  “是,是我绣的”,三婶见对方问,赶紧回道,“这荷包款式很好,姑娘们肯定都喜欢,您放在店里卖肯定受欢迎。”

  “多少钱一个?”

  三婶一听终于有人开价了,“六十文一个”,这是之前张安仁叫她开的价。

  周姐笑笑将荷包放下,三婶见对方没有说话,忙改口道,“便宜点,五…。四十文一个卖你。”

  就这玩意这绣工手艺,还卖这么高价格,周姐见过很多下面来的村里人,大多都是很务实憨厚的那种,还没见过狮子大开口的,“不好意思,这东西我们店铺里不收,送客。”

  第六十一章 置办过年物品

  冷风从四周刮过,张安仁和三婶的心就如同坠到了地窖里,“桂花她爹,这可怎么办啊?哎哟喂,这荷包卖不出去,留着这么多荷包有个屁用啊,当初不是你说弄这个能赚钱的吗,这借的银子怎么还啊…。”

  三婶哭哭啼啼,张安仁并没有告诉他绣荷包的银子是蔡氏拿的,只道是找人借钱的。

  “你个娘们给我住口”,张安仁指着三婶的手指在发抖,一边是气的,一边是慌的,他怎么会料到是这个情况,“这件事回去后不要同娘讲,就说卖出去了,咱在家等着,等下次二哥一家到镇上的时候,咱就跟着,看他们把东西卖到哪里去了,听到没,回去后闭紧你的嘴,别给我哭丧着个脸。”

  三婶听后点了点头,回去后两人倒是安分了下来,都盯着初夏一家的动向。

  “娘,年前咱们再交一批货,我和收货的老板说一下,下一批货等过完年后再交”,初夏和刘氏说。

  刘氏点点头,“也行,这马上也要过年了,大家都忙,这批活做完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

  三婶就天天盯着刘氏那屋,心里急得不行,可偏偏别人就是没有动静,刘氏和初夏说的是,马上也要过年了,该去镇上置办年货,要买的东西多了,这些东西还是得刘氏亲自去办。

  于是等了一两天,刘氏挺着个大肚子打算一起去镇上,和张安民初夏带着荷包和天麻刚出门没多久,老三夫妻俩就驾着借来的牛车也紧跟着出门去了。

  “这怎么都出门了?”张老爷子咳嗽着问,看着老二一家和老三一家的背影。

  “你管那么多干嘛,天冷屋里呆着去”,蔡氏拿着扫帚扫着院子里的落叶,将落叶用簸箕装起来倒在厨房里,可以当柴火烧,就听见张老爷子在后面说,“这马上也快过年了,该买的东西你置办了没?”

  蔡氏将手中的东西一丢,“置办?没银子拿啥置办?”

  “你手里不是还有几两银子吗?”张老爷子看老大一家在屋里,院子里没人,“先拿那个将年货的东西置办了吧。”

  家里的银子虽然都是给蔡氏在保管,但具体的数目张老爷子心里有个大概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