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之后_作者:李暮夕(12)

2018-10-12 李暮夕

  ……

  俞家和汤家,其实是世交。

  八十年代的时候,汤修荃和俞北平的父亲俞亮曾一块儿南下视察,同住对外友好交流馆,聊天时,相投甚欢,聊着聊着就说起祖上的事情,原来,祖辈一起参加的抗日,还同待过一个连队。

  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去了同一个部门工作,此后很多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往来。

  这次这桩亲事,双方父母一拍即合,都觉得是天作之合。

  最重要的是,刚回京的俞北平本人没有反对。

  到了礼拜六,汤子期依约赴约。因为没什么期待,连个妆都懒得画,上面一件白毛衣,下面搭了条老掉牙的格子阔腿裤就出了门。

  去的是海淀那边的一家餐厅,下午4点15分,这点几乎没有什么人。

  她随便张望了一下,就南边靠窗的位置坐着个男人,背对着她,穿军装,肩膀宽阔,背影看着很高大。

  她踩着高跟鞋快步过去,二话不说就拉了他对面椅子坐了下来,招呼都没打:“有话就说,相亲就免了,都是家里逼着来走过场的,闲话不用我说了吧?”

  她垂着眼帘慢悠悠品茶,低眉敛目,根本没正眼瞧对面人一眼。

  这时,对面那人却慢悠悠开了口:“既然不想来,又为什么过来?”

  这声音耳熟极了,汤子期一口茶噎在喉咙里,捂着嘴呛了老半天,脸都涨红了。她像是不敢置信,慢慢地、慢慢地抬起了头。

  俞北平神色平和,在她对面坐定,目光一瞬不瞬望着她。平静的眼神看不出半点儿情绪,可是,她却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危险。

  像暴风雨前的宁静。

  汤子期悔青了肠子,咽了咽口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相个亲还能碰到个熟人?这是什么缘分?那天在出租屋里,她还造次了一把,好在他没计较。

  她本能地有点怕面无表情的他。

  俞北平爷爷是西郊司令部大院的,虽然现在不管事儿了,人脉辈分在那儿,是人都得敬着。俞北平幼年丧母,从小养在老爷子膝下,跟他爸不亲。

  他是典型的子弟脾气,工作跟生活分的很开,公事一丝不苟,只要事情没干好,别人说他什么他都受着。可到了私事上,他很少迁就人,只是看着彬彬有礼,实际上油盐不进,只按自己的原则来。

  不笑的时候,看着特别严肃。

  汤子期心里没底,干脆闭紧了嘴巴。

  气氛有些僵。

  后来,还是俞北平发了话:“不愿意来相亲?”

  汤子期抿了抿唇,没应。

  他看了她一眼,语气放柔和了一些,端起茶杯吹了吹茶叶沫儿:“家里人逼你来的?”

  “……也没。”

  她抬头看他一眼,模样有点儿战战兢兢。

  俞北平笑了,抿了口茶。

  “您笑什么?”

  “没什么。”他想了想,这饭还得吃下去,这亲也不能不相了,便道,“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姓俞,叫俞北平,在家同辈里排第六,今年二十九,大学在南京读的通讯指挥系专业,毕业后去了境外办事处,现在调回北京这边武警消防总队直属通讯站,任站长兼参谋长一职。你还有什么问题,现在就问吧。”

  他姿态倒是从容,一番话说得落落大方,倒显得她有些小家子气了。

  汤子期还是说不出话,低头捧住一杯茶。她这会儿特乖巧,哪里还有平时跟人过不去的架势?

  老半晌的沉默。

  俞北平问她:“没问题?”

  汤子期摇头。

  “真的没有?”他微微挑眉,又问。

  汤子期脸颊微红,摇头。

  他的脸色和来时一样平静,语不惊人死不休:“既然没问题,那就谈一谈结婚的事情吧。”

  “什么?”汤子期没反应过来,抬头看他。

  俞北平说:“当然不是现在结婚,我的意思是先订婚,然后选个好日子再办婚宴。”

  ——她问的不是这个——“我的意思是,你就这么——”汤子期舔了一下嘴唇,声音有些干涩,“这么草率地决定要跟我结婚?”

  人就是犯贱,之前觉得他长得好看,忍不住想撩他。可现在他要跟她结婚,她反而退却了,有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感觉。

  转变得这么快,他瞧上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