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做直播_作者:姑娘有喜(261)

2018-10-11 姑娘有喜

  陈寒露连忙叫住他,“大堂哥,直接发电报吧,电报比信快。”寄信要十天半月才收到呢。

  “行行,我去发电报,你看我都高兴傻了。”陈兴邦一拍脑袋,一溜烟就跑了。

  我就是笑笑不说话:主播这次真是可惜了,就差了一分你就是京城文科第一。

  云端的花花:第一和第二也没差别了,楼上不要扫兴好不好。

  糊涂的耳朵:还是要平常心一点,楼上这样活着挺累的。

  “我觉得第二挺好,第一的这会估计被记者堵着家门口呢。”就算是后市,高考状元都是被各大电视台采访的对象,何况是现在,十年浩劫后的第一个京城高考状元,这可能是往后好几年都被念叨的事情,陈寒露可不愿意参合。

  海源村。

  “妈,快出来,兴邦发电报来了,说寒露考上了大学,成绩京城第二。”陈大强这刚去村大队里不久,脚上还都是泥呢,就拿着一张纸兴冲冲的跑进来。

  你说他能不高兴吗?这可是海源村的第一大学生,出在了他老陈家,虽说不是他女儿,但是是他侄女啊,这侄女有出息,他这个大伯脸上也有光啊,一想到以后出门,大家一说,那是大学生的大伯,这心里美得很啊。

  “出啥事了当家的,你怎么又回来了?”王萍话里抱着囡囡从房间走出来,自从陈兴邦和王晓敏离婚后,囡囡就是王萍在带。

  “你刚刚说兴邦,兴邦在京城出事了?”

  “没出事,兴邦发电报回来了!”陈大强一边往屋子里走,一边抖了抖手里的电报纸。

  王萍不识字,一看纸上十几个字,嘀咕道:“兴邦这孩子有什么急事啊?这十几个字要要不少钱啊。”电报一个字一毛钱,这一份电报要一块多。

  陈兴邦也是心里高兴,不心疼花钱。

  “你懂什么?花几个钱怎么了?”陈大强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扬了扬眉毛道:“寒露考上大学了,成绩京城第二,这样的喜事花几个钱高兴!”

  “真的?”一听这话王萍也又惊又喜,“这在戏文上,那可是榜眼啊,寒露这丫头这有本事,大学生都能考上。”

  “什么真的假的?”真说着话呢,李老太推门进来了。

  “妈,大喜事。”陈大强把陈寒露的事情说了一遍,“妈,我们老陈家可好久没出这样的喜事了,这回一定要大办一场,摆上十桌,请全村人都吃一顿。”

  “这摆上十桌可是要不老少钱……”王萍也是替陈寒露高兴的,但是这节省了一辈子,为了侄女摆酒宴客,心里到底舍不得。

  李老太不高兴了,冷哼一声道:“不花家里的钱,这几年寒露每年给我二十块孝敬,我都没花,就拿这个钱。”又问陈大强:“陈大华家说了吗?这是高兴的事情,赶紧通知他们一声。”陈大华是陈大妈老公的名字。

  陈大强连忙应了一声,出去出去通知了。

  没一会儿,陈大妈和陈大爷就满脸喜气过来了,“李婶子,恭喜恭喜啊,家里出了个大学生,这是村里头一份了!”陈大妈本来和李老太是同辈,但是认了陈寒露当干女儿,就和小辈一样叫李老太婶子。

  李老太一听,这笑容止都止不住,拍着陈大妈的手道:“寒露你也是你闺女,这喜事也是你家的,老陈家祖宗保佑,还让我们家出了个读书人。”

  “谁说不是呢!”陈大妈一拍大腿道:“寒露准备什么时候回来,等她回来了,我们可得大办一场,既然你也说了寒露是我闺女,这摆酒的钱我家要出一半的。”

  “那哪行啊,那能叫你们家出啊。”李老太连忙摆手。

  “怎么不行啊?我闺女考上大学了,我这个当妈的出钱给她摆酒,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陈大妈一扬眉毛道:“李婶子,你要是不让我出钱,就是不认我这个干亲。”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老太也不好拒绝,两个人又欢欢喜喜凑在一块商量请谁掌勺,做什么菜,请那些人来吃。

  这电报才发过来几个小时,海源村的都知道了陈寒露考上了大学,还是京城分数第二,说起李老太,谁不感叹一句命好,这三儿子虽然没了,留下的女儿争气啊,前几年进城工作,去年又嫁了个京城的军人,这下倒好了,直接考上了大学生,这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