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潇点头,接着又在纸上写道:先看我用红笔标注的地方,注意看我的注解,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要问我。
“嗯!”林麒山重重地点头。
说起来,这兄妹俩都挺奇葩,哥哥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凡看过一遍的书,都能倒背如流,只是脑袋木了点,原主为了让他考上贡士,可谓出力不少。
原主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天纵奇才,只可惜身为女子,而且心机太重。
“妹妹,我只听说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还从未听过虾蟹也能将堤坝吃垮。”林麒山一眼扫过去之后立马问道。
虾蟹之说是原主书页上标注的,但是她自己也不那么确定,所以并未详说。
萧潇倒是知道虾蟹住在淤泥里,以微生物为食,但是不能这样明说。
想了想,萧潇在纸上写道:虾蟹生活在淤泥里,又以泥土为食,而且繁衍极快,每年清理河道时都能挖出数以万计的虾蟹,对于河堤的伤害自不必说。
“哦,哦。”林麒山似懂非懂的点头。
萧潇也不指望他能理解通透,只要他能记下来就行。
“那,东淮省的人为什么要在稻田里养鱼?就不怕秧苗被鱼吃掉。”
萧潇:鱼是在秧苗长大一段之后,才放进去的,而且放的时候都是小鱼苗,已经不能对秧苗造成威胁了,将鱼苗放入其中,鱼苗能将其啃食掉稻田中长出来的水草,鱼苗还能用来做肥料,最重要的是,鱼苗长成后还能农夫还能得到多一份收益。此法既省工省力,还能赚钱,所以东淮人家都会如此。
“哦,哦。”
“还有这个,东淮省多种红果,红果卖价这么低,为什么就不能换一种?”
注:红果是东淮省当地的一种果实的名称
萧潇:因为那里只能种红果,东淮气候温和,但夏季多雨,而且山上的土质奇特,只能种红果,曾经有人试着种过其他东西,但收CD是寥寥无几。
“还有这里,男女嫁娶时,说的为何是公鸡,不是大雁呢?”
萧潇:这只是当地的民俗风情,看看记下来就可以了,不用细问。
面对林麒山的10万个为什么,萧潇都很耐心的一一解答。
这样差不多过了十天,小莫又高兴地跑来:“少爷,少爷,科举恢复了,时间就定在两个月之后。”
事情和萧潇预料的差不多,听到信息的林麒山更是用惊叹的目光看向萧潇。
自己的这个妹妹似乎永远都料事如神,当然,上次的科举舞弊案不算,毕竟这是大清朝开国以来,头一次发生这种事。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开启今天的补课生涯。
第十六章 无盐女3
科举考试定在入秋,现在还是炎炎夏日,知了在树上不歇的鸣叫,哪怕把所有的窗户打开,屋子里还是闷的要死,扇出来的风也是热的。
林麒山还在看书,大滴大滴的汗顺着脸颊自他的额头流下,低落到脖颈处。宝蓝色的衣襟早已湿透,被浸染成深蓝色。
至于潇潇,o(╯□╰)o,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是在她读书时就留下的坏习,一到夏天就犯困。
额头上的刘海被汗水打得一缕一缕的,毁容的那一半脸正压在手臂上,单从侧面看,小脸虽然还未脱去稚气,但已经初具美人胚子了,天气太热了,小脸蛋红通通的。
将一本游记翻过来的林麒山转过头正要同萧潇说话,却发现她趴在桌子上睡得正香,小嘴微微张着喘气,胸口一起一伏的。
不只是林麒山,这些天来萧山也在不间断的学习,每天都要记住大量的东西,哪怕智力上加了点数,萧潇也不像林麒山那样过目不忘。
过量的记忆让潇潇这些天精神不济,眼下的青黑怎么也消不掉,反而一天比一天更重。
林麒山看着妹妹,眼里闪过疼惜还有愧疚,要不是为了保护他,妹妹的脸和嗓子也不至于这样,否则凭借妹妹的才华,什么人嫁不得。
拿着书卷的手无意识的重重地捏紧,另一只手替萧潇拨开被汗水打湿的刘海,也不叫醒她,自己从旁边的书堆里又拿出一本书仔细看起来。
梦中的萧潇仿佛掉入了火海一般,热的要死,但是想醒吧,却又醒不过来,就这样昏昏沉沉的。
直到夕阳西下,昏黄的光线从窗外射进来,落在在两人的身上,又被窗外摇曳的树影挡住了一部分,仿佛金色的星光一样欢快的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