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氏这才放了心,又问:“庵里刚才那位招呼我们的师太呢?你寻了她来,我有事问问她。”
丫鬟去了一时,果然请了延宝来。
“庵堂这样好,怎的香客不多?”琴氏与延宝拉家常。
延宝含笑合什,想起来沈二小姐教的话,老实答道:“小庵都是尼僧,没力气,也争不过邻居村户。所以,施主们不肯布施,小庵就没得钱去布置。自然来游赏的人就少。”
顿一顿,叹口气,念声佛,道:“小尼动了嗔念,埋怨大慈恩寺与我们抢观音菩萨成道这样大的日子庆典。罪过罪过。”
琴氏最喜欢这样不用她猜心思的人,顿时对延宝亲热了三分:“我欲斋戒,替我出战的夫君和他同袍们祈福。不知若要在贵宝刹小住,该是怎么样的布施法?”
“小庵有几处院落,最干净的一处却稍嫌小些……”延宝说起这些,自然是驾轻就熟滔滔不绝。
琴氏跟她说定了今日先回去,明朝便再来住上一个月,自会多多地捐香火钱。
最后才问:“刚才在这园子里遇见三位女客,相貌出众、气质高雅。不知是谁家的内眷?”
延宝垂眉低目:“最端雅的那位乃是临波公主。来此为她远行的胞弟祈求平安。小尼说到这里已是僭越,还请施主不要再问。”
琴氏讶然:“公主怎么来了这样偏僻的地方?”
问出口,却又了然,叹了口气,怜惜不已:“这孩子必不肯凑那些热闹地方的趣的……”
忍不住又去了佛前替秦煐和临波都上了一炷香:“愿菩萨保佑,多疼疼这些没娘的可怜孩子。”
再坐一坐,琴氏便命人去寻曲追:“得了,先回去吧。我收拾了东西,明儿再过来认真躲清静。”
曲追却正在折桂亭往山坡上的那一片木槿出神。
北渚看着他的样子,不由微微笑了。
隗粲予坐在北渚身边,看着曲追,却觉得百无聊赖。
傻小子一个!
喜欢就去追啊!在这里瞎看有个毛用?
沈濯忽然冒了出来,就似没发现曲追一样,欢声笑道:“阮先生,隗先生,公主说她要回去了……”
曲追一愣,心头一喜:公主!她是公主!大公主安福已经去了荆州,她是临波公主!
忙回身,看向沈濯,却又一愣。
此女,必不是宫人……
隗粲予这时已经站了起来,装模作样地责备道:“小姐如何没见此处有外男?”
沈濯吐吐舌头,规矩地冲着曲追施礼:“某沈氏,公子何人?”
沈氏?
曲追不及多想,忙拱手还礼:“在下曲追。”
“哦,新封的陇右道行军总管是你爹爹。我听公主说过。你怎么会来观音庵?啊我刚才好像听见有人在找你。你跟谁一起来的?”沈濯歪着头,“天真烂漫”。
曲追却想到还在观音堂等自己的母亲,暗叫一声糟糕,忙要走时,忽又转身问道:“公主殿下现在何处?家母既然遇到,理应过去拜见的。”
第四二四章 牵线(下)
琴氏一听临波公主还没有走,虽有些不爱见这些皇家宗室,却也只得移步前来——何况自家那傻小子一脸热切,她倒也想要瞧瞧,这孩子究竟是对着公主热切,还是对着旁边那个俏丫头热切。
临波公主端坐在折桂亭的正座。
孟夫人和沈濯一左一右站定。
北渚和隗粲予则在亭外闲谈。
一应丫鬟侍卫各司其职。
琴氏和曲追进了亭子,恭恭敬敬屈膝施礼:“妾乐春伯夫人、二品诰命琴氏,见过临波公主。公主万安。”
“曲追见过公主。”
见到一个陌生的英俊少年,临波微微一怔,偏头看了看孟夫人。
孟夫人只说是乐春伯那位有着名闻天下天籁之音的夫人来见,可没说还有他儿子。
孟夫人目视前方,面无表情。
“琴夫人、小伯爷,请免礼。请坐。”临波莞尔微笑,纤手轻抬,端庄斯文。
沈濯站在她身后,只当自己是个丫鬟就好。却眼看着曲追从脸到脖子,一点一点地红了起来。不由得抿唇悄笑。
——这样好的姻缘啊。简直就是天赐的。
琴氏察觉到了临波的温柔和善意,心里松了松,脸上便带了真诚笑意出来:“妾身和追儿想寻个安生地方上个香,不意竟也能遇到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