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投其所好,他不是喜欢改造枪支嘛,爹手里有几本关于武器的起源和发展的书籍杂志,要不你拿去送你公公?”苗霈说完这话自己都没啥底气,好像是有点廉价,要是私底下送还行,当众的话就显得小家子了,刚想摆手说别听爹的,却叫苗然一把扯住了胳膊。
“爹,你咋这么聪明?”苗然听到投其所好四个字,脑中忽然灵光一闪,上前一步抱住苗霈的胳膊,一脸钦佩又兴奋地夸赞着。
苗霈一脸的懵逼,看着女儿高兴的模样,咳嗽一声,脸上微微带了些许得意的自夸:“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爹。”
父女两个抱着手互相商业吹捧了半天,忍不住嘻嘻而笑,引得看热闹顺便帮忙出主意的几个人连连摇头,谁也搞不懂这父女俩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苗然选的是从皇后留下的宝库里翻出来的一件瓷器,一对矮矮胖胖的寿星公和寿星婆紧紧挨在一块,寿星婆的竹仗上刻着“白首偕老”,寿星公的桃仗上则是“福寿连绵”,慈眉善目的两个老者看上去就有种岁月静好的恬淡之感,浓笔艳抹富贵豪华的粉彩看上去又特别喜庆,既应了寿礼,又合了何老爷子跟何老太太携手一生的感情,果然得到了老人家十分的喜欢。
何建国跟在何老爷子的身边,由着他老人家帮忙引荐各位领导和亲朋,苗然则跟在和老太太的身边做太太外交。
这几年何建国执行任务的时候,跟何家的几个嫡系多少都有接触,交情比较深厚的几个叔叔伯伯早就知道了何保国何建国兄弟俩自身的能力和本事,对于何建国接手何家,他们也不算意外,反正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跑不了这俩。
都是跟随何老爷子多年的兄弟,十分清楚何家背后有一股当年的陈靖留下的势力在暗中照应,加上何家父母的牺牲,不管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给大房子孙掌权那是顺理成章,只不过他们以为会兄弟平分。
几个人背后还嘀咕过,兄弟俩也不知道会不会打架,多少人为了点权势金钱打得头破血流,到时候他们该怎么劝站谁那边?结果等何建国回了京,他们的心里就安稳下来了,虽然不是一个系统,但何建国这部门能照应的可就多了。
这毕竟是何老爷子凯旋归来第一次办事情,又是海晏清平的新时代,就是上面的大领导都给面子,他们不好亲临,派了家属和秘书过来走了个过场,其余人等见风使舵,对何家忽然间冒出来的孙子和孙媳妇儿极尽赞美之词。
能做到领导位置上的都是人精,虽然根本没有听说过和见过这个行四的孙子,心里却都清楚,能够被何老爷子指定为何家继承人,就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是一个傻子,何家老爷子把他推到了当家人的位置,大家也得恭恭敬敬的供着他不是?
第四百零五章
大多数人家都打听过何建国的大致情况,当了知青十年,与妻子在乡下结婚生子,考上了清大才携家带口的回京,这都是何家跟何建国对外放出去的,再具体的就基本上没有了,比如说在哪里下乡?曾经做过什么之类的,就算是有些人想查,也追寻不到痕迹。
知道厉害的立刻偃旗息鼓,端正态度好好笼络,不知道的,难免就有几分轻视,前些年,有本事的人家,哪里会放自家子孙下乡去?都弄去参军上大学,或者直接塞到基层单位参加工作了。
在乡下耽误了十年,对于很多人来说,相当于耽误了半辈子,十年时光,足够一个干事升成一个主任甚至局长。
对何建国还好,毕竟还挂着何家人的名头,对苗然显然就没那么客气了,多少人背地里嘀咕着,这个乡下姑娘算是撞了大运才找到何建国这么一个潜藏的人才,还有人说她心机深,就是看出何建国是颗高枝儿才千方百计嫁过来的,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好像亲眼看到了一般,当然,这些人很快就被打肿了脸。
何老太太亲自挽着孙媳妇做了介绍,她爷爷跟我们年轻时候便是故交,曾经帮过我们不少大忙,当初我们夫妻能在一块,除了要感谢我大哥,就是她爷爷了,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几个老的就说笑过,说正好一男一女,如果能结成娃娃亲就好了,后来天各一方,大家彼此都忙,联系的自然就少了,却没想到两个小人儿反而走到了一块。
这可真是缘分,不只是对外这么宣称,何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是实心实意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