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然一拍巴掌,这个主意好,或许得不了多少钱,可是拿出去给孤儿院多买几斤粮食也够了。
一开始的时候没人想做出头鸟,后来还是何建国宿舍的人,一人往箱子里扔了五毛钱,小心翼翼的捏着药**子大小的花露水撒丫子跑了,毕竟是大男人,弄这个香气熏人的东西确实挺怪异的,本来不想用,可为了给何建国和苗然点面子,不得不硬着头皮用,等真用上了,顿时惊为天人,到了下午,基本上整个男生宿舍的人都来领过几**,本来就产量不多的花露水一下子就去了大半。
因为男生们发现,这玩意儿不仅仅可以防蚊虫,还可以净化宿舍空气,有了这玩意儿,臭汗臭脚丫子味儿一下子就不见了,整个男生宿舍都充满了芳香,甚至还有男生泡脚的时候滴两滴,说第二天脚气都没犯……
苗然咂舌,这也太夸张了,拽着何建国嘟囔,戏有点过啊何建国正色的摇头,这可真不是他安排的,要他说,还宁愿花露水一**都给不出去呢,也就他的小傻子,老想着光明正大给学校批实验室的理由,其实他们已经用上了,还要什么理由,而且特权阶级本来就不需要理由。
人的从众心理加上不服气,女生们也跑去捐了点钱拿了几**回去,一下子就爱上了这股芳香和止痒清凉的感觉,每天苗然会当着人的面数一数钱,然后做个小账本扔在箱子里,直到她手里的花露水全部送完,特意跑到校领导那做了个见证,总共收了多少钱,捐到了哪里,之后出示了该单位的收条和表扬信,被学校用红纸贴在公告栏上,并承诺奖励苗然独立一间实验室的使用权。
同学们看到苗然没有居功,收条和表扬信上都写着清大所有同学,本来还颇有微词,背后嘀咕苗然会不会“挂羊头卖狗肉”的风声一下子就都平息了。
不过这种傻事儿苗然也就干了这么一回,她现在才发现,尽管来了十年,某些时候她的某些思想跟当世还是有些格格不入。
……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七月下旬,一九七八年的高考如期而至,老生们早已经结束了期末考试,收拾行囊离开学校了,不过走的只有小部分,大部分还是留下来了,有的是舍不得来回车票,有的是想争分夺秒再学一点,有的,则是无家可归。
这些都不与苗然何建国相干,他们正带着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准备出发。
“要是向梅玩两天走就好了,正好能捎带她一回。”他们这次决定开车回青岛,一来是带给老家亲戚的东西太多了,二来火车人多,对于苗霈和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两个绿军装来说都不太安全,三也是想让孩子体会一下沿途的风景和人情。
“你那个同学?不是说她的身份隐瞒了吗?是怎么回事儿查了没有?”三师父带着两个孩子看着夫妻俩忙的团团转,时不时的还捣乱,让他们把这个给孩子带上,那个给孩子带上,听着苗然的感叹,好奇的问了一句。
平时何建国跟苗然没少回家念叨学校里的事儿,为的就是给他们几个老人家解闷,所以几个师父对他们两个宿舍了的人都神交已久。
夫妻两个还商量着,等来年开学,请宿舍的人来家里吃顿饭,让几个师父也见见他们,师父们已经看过外面的风景,也该看看外面的人了,让他们知道知道,世事变化,人也有在变。
“没查,但是后来她自己说了,她丈夫在七四年牺牲了。”说到这个苗然有些忧伤,那天向梅心情不好,大家小心翼翼的问了才知道那天是她结过婚,并且丈夫是烈士,那天是丈夫的生辰,他们结婚五年,连个孩子都没有,实在是见面机会太少了。
几个师父不明白的看向何建国,何建国小声的解释了几句,七四年有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许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那是对南越自卫反击战,目的是收复西沙的几个岛屿,保卫和维护国家领土。
几个师父骂了几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安慰苗然让她多帮助帮助那位同学。
“向梅的性格很开朗,她说她虽然难过,可不能也不该沉溺悲伤,反而要好好的,带着丈夫的那一份期盼努力的生活下去,并且替照顾好家人。”有人任过去紧紧缠绕,萦萦于怀,有人会放下生死,大方接受现实,虽然为她和她的丈夫惋惜,向梅这种心态和行为还是让苗然十分欣赏和赞同,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得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