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橄榄树_作者:玖月晞(74)

2018-10-10 玖月晞

  今天一上班,就碰上一条政府军收复哈颇城东北郊的新闻。

  宋冉看到视频里熟悉的哈颇城郊画面,九月二十六号那天的情景又像洪水一般扑到她面前。

  她低下头去,揉了揉眼睛。这时,刘宇飞挂了个内线电话过来,说新闻部部长找她。

  宋冉洗了把脸上楼。

  部长一见到她便笑:“宋记者剪头发了?”

  宋冉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嗯。洗头方便。”

  “挺好。叫你来是要跟你说一下,今年的荷兰国际新闻奖,还有普利策奖,选送你的两张照片去参赛,一张carry,另一张呢还没起名。等你来起。”

  他将电脑屏幕转过来,正是小孩们等待糖果的那张。

  宋冉一眼就看见了极端分子的脸和他衣服里冒出的青烟。

  她耳边响起小孩糯糯的声音:

  “Madam, do you have candy?”

  如果那天她没带糖果过去,如果她之前的所有记者都没带糖果过去,那个自杀袭击者的糖果会轻易吸引那群小孩子吗?还是说,结果也一样?

  “想好了吗?”部长笑问。

  宋冉回神,条件反射道:“Candy.”

  “CANDY?”部长赞叹,“这个名字好。太符合了。对了,Candy和Carry,你觉得哪张照片更有争奖的可能?”

  宋冉没说话。

  “我觉得是糖果。不论构图,色调,人物,隐含的故事事件,和恰到好处的时机……太妙了。”部长说完,看向她,“宋记者,好好干啊,台里要将你当做大新闻记者,重点培养。”

  宋冉一愣。

  大新闻记者的意思是,给予最大的支持和自由度,可自行选择想要采访和暴露的社会热点事件,也会对她的言论和记录给予最大的认可和权威支持。

  “谢谢部长。”她一时脑子短路,说不出别的话,“谢谢。”

  “都是你应得的。但是做记者不容易,你得继续努力,继续保持对真相的追求和探索,继续保持一颗严谨、真诚的心。”

  “我会的。”她道。

  宋冉走出办公室,原地站了会儿,思绪有些空白。

  她看见了玻璃窗上自己的影子,看着看着,她感到莫名的羞愧,自惭,不敢面对,扭头迅速走去电梯间。

  “叮!”电梯门开。

  迈脚的一瞬,宋冉和里头的沈蓓同时一愣,又同时换上了礼貌微笑。

  几个月没打照面,沈蓓变了很多。去了娱乐部的她比在新闻部上班的时候打扮得更时尚精致了。

  宋冉走进去,电梯门阖上。两人并排站着。

  “好久不见啊。”沈蓓说。

  “好久不见。”

  “新发型很不错。”

  “谢谢。”

  空间内陷入沉默,雪白的灯光照在两人身上。

  一秒,又一秒,

  那丝彼此都能清晰感觉到的尴尬终于被打破——楼层到了。

  两人立刻同时微笑,

  沈蓓:“有空上来玩啊。”

  宋冉:“好。再见了。”

  宋冉出了电梯,飞速走进办公区,刚坐下就翻资料,终于翻到警备部的电话,正是她几月前联系陈锋采访时留下的。

  她一口气摁下那串号码拨了出去。

  接电话的人却不是陈锋。

  至于陈锋和李瓒的所在,得到的答案是,军事机密,不予回答。

  宋冉放下电话,望着窗外萧条灰暗的冬天,发了很久的呆。

  她其实查过哈颇爆炸事件,却查不到李瓒的信息。

  罗战她也联系不到了——维和驻地已经换了一拨部队,对先前部队的事件一概不答。

  三个月了。

  她从未想过,在这个时代,竟会如此容易就和一个人彻底失去联系。

  那天下班后,宋冉还不死心地跑去落雨山。

  冬天的山上清冷萧条,全是落叶。警备部外军人在站岗,她上前去打听李瓒。得到的回应是沉默。

  她执拗劲儿犯了,蹲在门口等了很久,幻想能刚好碰上李瓒进出经过。

  自然是无果。

  十二月一过,转眼到了新的一年。

  梁城再度大降温,江面上刮来的寒风能把冰冷的湿气吹进骨头缝儿里。

  在湿冷的南方,空调起不了半点作用。

  宋冉在家伏案工作时得开上电烤火炉,可即使如此,键盘上敲打的手指也冻得骨头都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