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看看何小棠,又看向司徒明,说:“司徒公子,你看怎么办?要不咱先拿走。”
“好,先拿回去,细细琢磨。对了何小棠,这瓶子多少银子?我给你。”
“没多少银子,你先给十两吧。如果是鉴定是唐朝文物,再给十两就行了。”何小棠想到这么多人看着,而且张婆子一直竖着耳朵听。
何小棠索性管司徒明多要些,这样一来,大家也知道富贵家的儿子出手就是大方。并不是他给何小棠多少银子。
张婆子这边一听,这个破瓶子值十两银子,脸上又开花了。皱纹都聚集在眼角,小孩子看到,都能吓哭。
张婆子赶紧接过司徒明下人递过的银子,接着,吩咐何小棠招待司徒明吃饭。
司徒明听何小棠管他要十两银子的时候,心里也猜个八九不离十。
连他这个不懂古董的人,都看出猫腻,那位老先生只是碍于司徒明面子,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兴师动众的,也不能往上泼冷水。
何小棠把丰盛的菜品摆在桌上,准备好要吃了。这边威望的族长刚好进门,何小棠十分热情的迎上去。仔细这么一看,看到旁边站着位女子。
只见女孩分红脸蛋,眉清目秀,白绸裙子,自带一股仙气。
“族长这位是?”何小棠不解的问道。
“啊,何姑娘,这位是我小女儿。今,学堂早些放了学,非耍赖要跟着我来。姑娘,见谅。”
“族长,这说的哪门子话,欢迎还来不及呢。”
何小棠又把司徒明引荐给组长后,分宾主坐下。饭桌上,又谈了一些祠堂的事。
司徒明见是何小棠背后倒腾的,根本没意在这个村里建什么祠堂寺庙。可是想到何小棠帮了不少忙,想以后慢慢也能赚到更多的银子,便和组长商量的有模有样。
司徒明打算再开一个店铺后,等生意上的流水账稳定,便每年捐出一笔银子。不管用在建祠堂,还是用在建学堂都行,岁乡亲们的意。
族长对司徒明赞不绝口,“没想到司徒公子,出生在这样富贵家。飞黄腾达之时,还能想到我们这些穷人,真乃是真君子也。”
司徒明知道张近朝和何小棠这次邀请他来,主要是想澄清嫌疑,什么古董,什么建祠堂,都是做给村里人看的。
司徒明暗地里想好:帮人帮到底,送佛都送到西,我要当着组长面,好好解释一番。
“过奖了,我得飞黄腾达也有近朝兄的一番苦劳。您不常去城里溜达,可能不知道。我的那个酒楼和新开的生药铺,多亏了近朝兄的足智多谋,想了那么多好法子。才让不断盈利的,所以这次来,也帮着近朝兄的乡亲们做点事。”
张近朝在饭桌上一句话没说,默默地低头吃饭。虽说听着司徒明在那胡说八道,但对于张近朝和何小棠可是好事。
正文 第44章流言止于智者
何小棠哪有上桌子吃饭的份,一直靠边站着,伺候着所有人。
她听司徒明三句两句就把这件事解释明白,乐此不彼,暗地里夸司徒明聪明,反应快。
村长的女儿小倩,只顾着吃,还大大方方的吃,没有一丝羞意。只是听着极其会聊天的司徒明,觉得他太能说,耳根着烦得慌。
原本以为跟爹一起来看看富贵人家的儿子跟别人有何不同,经这番识别后,没多大兴致了。虽然司徒明衣着光鲜亮丽,可他那品性,于小倩不合。
小倩看着那低头不语的张近朝,倒是颇有兴致。当她这么想的时候,在饭桌底下,死劲掐自己一把。这要是让别人知道成何体统,勾搭一个有妇之夫,太不像话。
听说何小棠背地里就和哪个富家男好上了。“哇,不会是把。”
族长见小倩哇了一声,大声喝到“哇什么哇,消停吃饭,吃完赶紧回家。”
小倩被喝的一声没有,不只会儿,吃完,便下桌了。
司徒明临走前,张婆子给他拿好些鸡蛋。再三嘱咐司徒明回家,别忘了吃,土鸡蛋对身体好。
张婆子还握着司徒明的手不放,那不惜的眼神,何小棠看在眼里都想吐。
何小棠私底下跟张近朝低估。“看,瞧见你妈那样没?咋那么会说呢?什么以后我就把你当儿对待,人家才不稀得要这老眼昏花的娘呢。”
“别说了,小心让娘听到,扒了你的皮。”张近朝比何小棠说话的声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