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曹盼带在身旁,摆明了会带曹盼一块出征,他有多重视这个女儿,许都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无视于曹盼,这就让曹操想到了曹盼提出要随军出征时跟他说过的话。
曹眼曾说过,哪怕他安排得再好,当他不在了,权利替换,他安排护着曹盼的人,绝对有可能在利益之前舍弃曾经对曹操的承诺。
如今,他还活得好好的,他对曹盼的态度也是摆明了的,司马懿当着他的面就敢这么对曹盼,不就是因为曹盼是个小娘子?
脑补无数,曹操是起了两分杀心,同时也是想看看,曹盼究竟意欲何为。曹盼不是嗜杀之人,像这般初见就想让人死更是第一回。
曹操奇怪之余,也真是想看看司马懿究竟是怎么惹的曹盼。
此时此刻,曹盼是真想杀了司马懿永绝后患的。但是理由又不够强,虽然如果她坚持,曹操未必不会杀司马懿,然而这对曹操或是曹盼而言都是弊大于利,故而,曹盼只能按下这份杀意。
“那么司马公子,你可要好好干,要是哪一天你让我瞧出你心思不正,我不介意杀一儆佰。”曹盼毫不避讳地显露自己于司马懿的忌讳,还有时时刻刻都准备捉司马懿的把柄将他置于死地的打算。
本来以为来了丞相府只要专心应付好曹操就行,没想到还惹上了曹盼!
曹盼之言,曹操是听得进的!曹盼如今没有坚持要杀他,不是因为不想杀,而是另有打算,瞧曹盼这放话,要是司马懿敢另有图谋,叫曹盼捉到一点把柄,他是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有话要说: 司马懿,该怎么处置好呢?
第126章 行军途中
吓唬了司马懿一通,曹盼看到司马懿一脸诚惶诚恐的模样,心知这未必是真的,对于司马懿的警惕是一刻都不曾放松。
曹操不觉得曹盼撂话有什么不好的,荀彧却在议事之后,专门地等着曹盼,曹盼出来一见荀彧就知道他有话说,乖乖一上去见礼。
“你与那司马仲达有何旧怨?”荀惑直问。
“并无旧怨!”曹盼从实招来,“要说司马家还有一点,但是,要怨也该是他们家怨我才对。”
先时赢了人家的粮,又拿了人家的书,那司马家的人对她生怨也是理所当然的。
荀彧道:“既如此,何以对司马仲达如此步步紧逼?”
第一次见人就跟人撂话要杀人家,你说没仇没怨,却是为何?
曹盼道:“此子非是池中之物,日后必为曹家大患。”
这样的虚话,引得荀彧看了曹盼几眼,“未来之事,你怎么知道?”
“大丈夫能屈能伸还能忍,这样的人会是一般人?”曹盼当然不能告诉荀彧那是史书记载了。司马懿最后学了十成十的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最后司马昭直接取而代之,建立晋朝!
“天下名士,欲纳之用之,当以礼相待,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不该杀之!”荀彧听着曹盼这番似是而非的话,心知是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要说的是曹盼的态度,有能者不能为之所用而杀,这并非他教给曹盼的。
显然这点是跟曹操学的,荀彧不能说曹操的不是,曹盼是能说得!
曹盼道:“我只是说说,你看我不是没杀吗?”
“出口之言,心之所欲。”荀彧如此说着,曹盼对答曰,“人之异于兽禽,不过是能控制心之所欲。我是想杀司马懿,但我没杀他,师傅该夸我才是,怎么反倒训起我来?”
荀彧看了曹盼一眼,不确定曹盼说的是真是假。
曹盼道:“师傅放心,我又不是杀人狂魔,见人就杀!从小到大,你看我什么时候胡乱杀过人了,倒是几次为了救人置于险地。你这是怀疑我的人品呢?”
得,这是倒打一耙!荀彧道:“你自小聪慧,我收你入门,看中的正是你的品性,明心,你莫叫我失望。”
显然荀彧对曹盼是寄以厚望,曹盼道:“师傅看我也不是那吃亏的人,司马懿重要也不重要,像你说的,天下能人那么多,少了一个司马懿难道我就不过日子?杀了他,寒的是天下名士的心,留着他,倒会为我阿爹多招些能人。”
曹盼心里有一杆称,一直以来都稳稳的,不杀司马懿,曹盼另有主意,也觉得凡事未必是定数,要跟司马懿斗,曹盼也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