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胆大的还能装装样子,胆子小的人,呵呵……
瞧着汉帝的模样就懂了。
“陛下,小女自江东归来,孙仲谋已经答应迎陛下入江东。请陛下为天下一统,亲自前往江东,收伏孙仲谋,扬我大汉威严。”曹操一上来就给汉帝扣了一顶老高的帽子。
“朕,朕不去,不去!”然而再高的帽子,皇帝也是个惜命的人。
如果说来的时候汉帝是信心满满,打算大发神威让孙权归附,这几日的折磨,只让他后悔自己为什么逞英雄来这一趟。
曹操皱着眉头问道:“陛下为何改了主意,不去了?”
目光掠过汉帝,汉帝能说自己害怕吗?绝对的不能啊!
硬着脖子道:“丞相手下有百万大军,只要丞相挥师南下,自可踏平江东,朕就不必以身犯险,徒令丞相忧虑了!”
不想去,不敢去竟然还拿了曹操当挡箭牌!
曹盼垂头勾起一抹嘲讽的微笑,曹操道:“陛下知道,为何小女听闻孙仲谋愿迎陛下入江东时,一力赞同吗?”
突然转到这个话题,汉帝怔了怔,目光不由地落到曹盼的身上,轻轻地道:“朕,朕不知。”
曹操道:“那就让小女告诉陛下。盼盼!”
被点了名的曹盼立刻上前一步,“在!”
“你与陛下说,为何你两次南下,难道是为父怕了孙仲谋吗?”曹操与曹盼这一唱一喝的,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啊!
“陛下容禀!”曹盼作一揖,倒是一派恭敬。
“两军交战,难免死伤,若能不战而胜,即可免伤和气,又可保百姓性命,陛下往江东,表露的是陛下对百姓的仁心。丞相可挥军南下,攻破江东,然这一战,会死多少人?那些都是陛下的子民呐!难道陛下能眼看生灵涂炭,却不愿为这些百姓,冒一丝险?”
曹盼所言,真假相掺,荀彧撩了眼皮看了曹盼一眼,心下暗叹。
而汉帝连忙道:“朕不是,朕并非不肯。”
“曹娘子,陛下是天子,陛下不愿意,你为何非逼着陛下呢。”汉帝正在绞尽脑汁的想着着究竟该找个什么样的理由,一旁的内侍出声。
曹盼冷冷地一笑,“逼?你觉得我在逼陛下了?这满帐的人都没人说这话,怎么你却听出了我逼陛下之意?”
“或者,你是江东的细作,江东不愿陛下南下,因为孙仲谋早前说过,只要陛下莅临江南,陛下之命,其必听之从之。如果陛下不敢去了,那他说的这些话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对吧?”曹盼这么地问,那内侍连忙跪下了,“奴婢不是,奴婢没有。”
曹盼看着汉帝,轻轻地问道:“陛下可以细细想想,盼之所言有没有理。陛下南下,非陛下一人而下,家父身后的百万大军会在陛下的身后护着陛下,孙侯不曾异动便罢了,他要是敢伤陛下一根寒毛,大军必将踏平江东,陛下相信吗?”
汉帝一下子看向曹盼,他还记得衣带诏之事,当初,如果不是曹盼将那衣带诏给烧了,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朕可以信你吗?”汉帝沉吟了半响,虽然曹盼是曹操之女,但是在当年的衣带诏之事上,曹盼是帮了他的。
而今,听着曹操刚刚话里的意思,还有曹盼表露的意愿,他们都要他去一趟,不管是不是真的要南下,姿态必要做到。
有一些话,曹盼点醒了他,比如孙权究竟是想还是不想他南下,就凭孙权曾经说过的那一句,只怕他是不愿意叫他南下的。
曹盼与汉帝立誓曰,“曹盼可以用家母在天之灵起誓,陛下此去,不管孙侯是真迎陛下还是假迎陛下,曹盼一定会护陛下一个周全。”
汉帝看着曹盼,看了许久,最终化作一个字,“好,朕这辈子,没什么是朕能做主的,这一回,朕就试一试。”
终归,他还是贪图权势,一个天子真正的权势。哪怕,那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依然让他为之向往,也终究愿意拼一拼。
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地步,汉帝要去见孙权是要去,不去也得去,汉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陛下英明!”随着汉帝的话音落下,曹操带头山呼,众人也一道附和,汉帝看着嘴角勾起了一抹嘲讽的笑,指着那跪在地上的内侍,“把他拖出去,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