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顾盼生辉_作者:意元宝(491)

  都不是蠢人,杨太尉他们这些人必然是自己到曹盼的府里去的,既然如此,为的是什么,如今许都什么闹得最大,他们难道不知?

  正是因为知,所以他们才觉得,杨太尉实在是失了风范呐,哪怕盐利巨大,难道就该为此而丢弃了世族的风骨,欺压一个小娘子至此?

  荀彧在内,那真正正直的人自然是不认同他这样的做法的。

  汉帝道:“朕也一块去听听证人之言,也好知道事情究竟孰谁孰非,才好裁定。”

  虽然问的是寻常的百姓,这不是也正好可以弄明白,曹盼为什么对那些世族公子动手?

  “如此,陛下请!”崔琰恭敬地相请于汉帝,就是准备往侧殿去,传证人,拿证词。

  汉帝站了起来,故意慢了数步唤了荀彧上前,荀彧以为汉帝有什么事,错落于汉帝几步,等着汉帝说话。

  “曹娘子不住丞相府吗?”汉帝对于此甚是好奇,便也问得直接。他记得荀彧是曹盼的师傅,这事荀彧一定清楚。

  荀彧没想到汉帝唤他上前只为问这一句,但还是如实地回答,“明心是丞相与夫人和离后,夫人所生之女,自幼与丁夫人居于一处。”

  “和离后生下的,那曹娘子是丞相私生女?”汉帝瞪大眼睛好奇地问,荀彧其实很不想回答这样的问题,但皇帝问了,他只能答。

  “明心虽是夫人下堂后所生,却是未和离时所孕,依宗法礼节,是丞相名正言顺的嫡女!”

  作者有话要说:  酿大招中……

  第214章 黑人的最高境界

  汉帝没想到曹盼的身世竟然还有那么多故事。想了想曹盼的作风,又止不住地问道:“朕看曹小娘子连丞相都不畏。”

  荀彧实在是忍不住地抬头看了汉帝一眼,“心中坦荡,无畏无惧。”

  乍听这话,汉帝不知怎么的觉得有讪讪的,关于曹盼的话题便就此打住了了。

  然后,汉帝就坐在上头,听着作为朝中的最公正的一批人,传召着曹盼带回来的百姓,一个又一个的陈述他们所看所听之事。

  “我就刚好路过,突然看到一大群人跑到那小娘子的府门前,一开始还好好说话,说着说着那些人就要往府里冲进去,府里的守卫当然就不肯了,然后就打起来了,再后来,府里的小娘子就回来了。小娘子从小在那儿长大,我们都是看着小娘子长大的,当然是认得小娘子的,这一看到自己人被打了,小娘子立刻就上去把那些打人打得最高兴的公子抽了,小娘子那鞭子使得真好啊,十几个公子都近不了她身,亏得他们一个腰上还带着剑的,没想到竟然如此中看不中用!”

  百姓们,都是想什么就说什么的,一干听着评论道那十几个郎君叫曹盼一个小娘子抽着没有还手之力,附评一句中看不中用,实在是一针见血啊。

  却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挺没用的啊!

  人是一个个叫进来问的,等问到了第十个,崔琰问道:“十人之供词,可有差异?”

  “并无大的异处,只是因为看到的时间不同,有些出入,事情的经过,却是一致的。”作为记录供词的是人是写得一手好书法的钟繇。

  既然十人分别而出,来过的人都被安置在了一旁的侧殿内,便就没有串供的可能。

  “陛下,有这十人这供词,也不必再问了。”虽然对于曹盼出手太狠,打人专打人的脸,崔琰颇有微词,但是也得认了,谁叫那些都是一个个上门找打的呢?

  汉帝点点头道:“朕听着他们的供词也无出左右,那么,此案可结?”

  各自对视一眼,都这么清楚了,还有什么不可结的。

  “那,当如何处置?”汉帝又问了一句,一干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看向荀彧,“令君以为当如何?”

  荀彧道:“杨太尉等聚众闹事,依律而罚。无论明心所之为何,她伤了那么多世族公子,也不能轻饶。”

  “这个,怎么听着像是小娘子吃亏了?”汉帝提醒地问了一句,那么一副生怕曹盼吃亏的模样算是怎么回事?

  别说是荀彧了,其他人都看向汉帝,汉帝摆摆手道:“朕是觉得曹小娘子不是个肯吃亏的人,真闹起来,闹大了更不好!”

  隐晦地提了提曹盼身后的曹操啊!打到人家女儿的府上,要不是曹操不在许都,这些个人一个个都讨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