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顾盼生辉_作者:意元宝(661)

  曹植也听出了曹盼话中的真诚,她是真不觉得他当初说的那些话有什么,不过是兴趣三观各不一般所以才会产生的分歧,这原本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明心心性豁达,我不如你。”曹植真心实意地与曹盼作一揖,曹盼连连摆手道:“子建哥哥如此客套,我倒是不习惯得很。”

  她是曹操最小的孩子,与曹丕或是曹植的岁数相差得有些大,曹盼又不是多热切玩的人,年龄的差距还有心态,自小就玩不到一块去。

  不过如今曹盼长大了,她的功绩又都摆在众人的眼前,所以她也就成为了想争曹操的世子之位的人想要争相拉拢的筹码。

  曹丕在一旁道:“你如今已然出仕为官了,商贾之事,理当慎重,莫让人捉住你的把柄。”

  乍听这是一句善意的提醒,曹盼也只当这是一句善意的提醒,点点头道:“子桓哥哥说的我记下了。”

  记下是一回事,照不照做当然又是另一回事。

  可惜啊,曹丕与曹植都不曾明白曹盼的话中之意,而杨修与司马懿哪怕听出来了,这个时候也不是提醒各自公子的时候。

  曹盼这会儿观察下来啊,必须得承认,难怪曹操会在曹丕与曹植之间无法决择,虽然这其中不泛曹操对于曹植的偏心,不过曹植也确实能与曹丕一争高下。

  两个人的争斗,不仅看自身的能力,也看他身后的人,或者更该说是看他们身后的谋士。

  至少杨修是能跟司马懿斗一斗的。

  “上梨白来。”曹盼含笑地看了一眼杨修与司马懿,朝着掌柜的吩咐。

  “梨白,听闻这是明心在上庸郡所酿的新酒,仅供于上庸郡所用,别的地方是千金难得。”提到这酒,曹植显得十分的欢喜。

  “因那是我在上庸郡专门为了款待上庸郡的诸士所酿,量并不多,只能供于上庸郡所用,旁的地方一时供应不上,非以不供。”曹盼解释了一句,“各家的食肆倒是存了一些,却也不过是三四坛而已。”

  酒是从曹盼的手里流出来的,各家有多少再没有比曹盼更清楚的。

  “梨白我曾饮过一回,却是不多,这一次不知能否借明心这位酿酒者,得以一醉方休。”比起曹丕的别有所图,曹植倒是真像与兄妹出来吃吃喝喝的主儿。

  无论曹植所表露的是真是假,但曹盼却是极喜欢这样的气氛。

  “那得要问掌柜的了,酒我知道是有,够不够子建哥哥来个一醉方休,那就不是我说了算的。”

  “娘子所言甚是,各家食肆虽然都有几坛梨白,不过如今食肆之中独有一坛。”掌柜的听到曹盼已经先给曹植打了预防,心下暗松了一口气。

  曹盼是第一回来食肆啊,要是不能招呼得曹盼尽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曹盼却是真如外界传闻的一般,是个宽容的人。

  “才一坛呐,唉,真是可惜了。”曹植一听竟然只有一坛而已,失落是不必说的。

  曹丕道:“比起一坛来,总好过一斟都没有吧。”

  这倒也是一句大实话,曹盼点头道:“有一坛算一坛,拿上来吧。至于菜色嘛,几位都点点菜。”

  曹盼将那新式的菜单递到了曹丕的手里,曹丕点了一个便给了曹植,曹植递给了杨修,杨修点完了才给的司马懿。

  一圈转下来,曹盼大抵心里有数了些,这一个个啊都不简单。

  对于杨修和司马懿的不作声,曹盼也直接无视之,该说话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说,既然他们不说,当然就有他们不说的道理。

  酒菜很快地上来,静姝与他们各自斟酒,曹盼道:“酒我就不喝了,就我那酒量喝了酒会误事。”

  静姝一听立刻越过了曹盼与他们斟酒,曹丕道:“上次你与那匈奴的公主斗酒不是还赢了三千良驹吗?你还能没酒量?”

  这事确实是有,曹盼摇头道:“那都是硬撑的,我确实没什么酒量,虽然不是一杯即倒,绝不能多饮。”

  她一个喜欢酿酒的人,偏偏却喝不得酒,虽非她之所愿,曹盼也没有准备以身犯险。

  “尚书令的酒量果真如此不济?”杨修轻轻地问,曹盼点头道:“果真!”

  很是诚垦地回答这个问题,“这等美酒尚书令不能饮之,可惜了。”

  杨修如此轻叹一句,曹盼一笑道:“确实如此,我喜欢酿美酒,也喜欢喝酒,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