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臣只是觉得公子与尚书令本是兄妹,若是感情融洽魏公必然高兴,而文和先生是天下名士,若能回邺城,必会帮扶魏公。”
“哦,你倒是会为阿爹着想,也很会为我们兄妹着想,这么说我还得要谢谢你呢。”曹盼就像是真把司马懿的话听进去了一般。
可是司马懿心里却止不住地发颤,曹盼实在是太难缠了。
“臣不敢,臣只是做了臣该做的事。”
“那你最好弄清楚什么是你该做的事,什么不是你该做的事。像今天这样的事,我希望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今日你敢打着为我阿爹着想的旗号撺掇子桓哥哥来找我说那样的话,来日你再为了我阿爹着想,是不是能干脆的做我阿爹想做的事?”曹盼的话锋一转,所出之言,直接能把司马懿吓死。
司马懿那那叫一个悔啊,他就不该帮曹丕告罪,曹丕能直接走人,他哪里敢。先时曹盼没有官职时他尚且不敢,如今曹盼贵为尚书令,他就更加不敢了。
“臣从无此心,更无此意。”司马懿的后背渗出了汗。面对曹盼的恐惧一如面对曹操,甚至曹盼比曹操更刁钻。
在他思虑究竟该如何的脱身时,曹盼轻轻地一笑,将刚刚那凝重的气氛驱赶得一干二净。
“没有那是最好,你最好记住了,你那颗脑袋我给你留着,我要是想拿了,你觉得你能躲得了?”曹盼笑盈盈地与司马懿说着,司马懿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颤颤地道:“臣记住了,臣记住了。”
“走吧。”曹盼大发慈悲地让司马懿走人,司马懿一刻都不敢迟疑地与曹盼与曹植告退,而曹盼转对曹植道:“子桓哥哥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子建哥哥也不妨直言。”
司马懿听了一耳朵,有心想要听听,却不敢停步。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提醒,心心念念的荀令君,把贾诩的字都写错了,我改过来了,谢谢大家,么么!
第293章 杀人?
司马懿那点迟疑曹盼或许发现了也当没有发觉,杨修却是注意着的,暗叹曹盼实在是高明呐。
当着曹植的面将曹丕的心思捅了出来,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司马懿退去之前,又叫司马懿听着这么一句话,哪怕司马懿什么都没有听到,但是想想曹盼刚刚的态度,想必这样直白的曹盼,也不会为曹植做什么。
杨修看了曹植一眼,曹植轻轻地道:“我没想做什么,不过是看二哥请了明心说话,我也过来听听。”
“子建哥哥这回的态度和以前一比那是判若两人呐。”曹盼继续直言不讳地点破曹植这一次的反常。
曹植面露尴尬,“我,我也只是看出来了,明心做的事如同父亲一般,必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
曹盼意味深长的哦了一个字,至于她是信还是不信,另说!
杨修在此时与曹盼作一揖,“尚书令提议改官制,那举贤之法改吗?”
要不说杨修是个聪明人呢,只看曹盼的所做所为就想到了这一点,曹盼笑笑地问道:“杨公子以为?”
“听闻上庸等诸郡在尚书令的治下,取才之法除了举荐还有考试。”杨修明显对于曹盼的关注极多。
曹盼点头道:“正是。”
却没有解释的意思,杨修心下颤颤,有心想问,但是他又凭什么让曹盼告诉他。
“这一坛梨白,便宜子建哥哥了。”曹盼指着曹植面前的酒说,也是将刚刚的话题岔开了。
曹植笑了笑道:“多赖妹妹之福。”
没有曹盼他是连一滴都喝不到。
“铜雀台以文会友,明心何时再一块去?上次你与元瑜一书,他们读得心生澎湃,明心虽不会吟诗作对,引今据典,一番言论于我们的启发甚大。”曹植趁机邀请曹盼,曹盼想到了什么道:“只是吟诗作对算什么,今改官制,子建哥哥不妨让他们各抒己见。”
杨修一下子看向曹盼,敏锐的觉出曹盼另有打算。
“天下事关系天下人,天下人皆参与,复百家争鸣之盛况,子建哥哥以为如何?”曹盼诱或着曹植,曹植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是为何?”
“不纳百川何以成海。不过是想让天下士人皆能畅所欲言罢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也是为了阿爹。”曹盼与曹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