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顾盼生辉_作者:意元宝(812)

  这个念头一起,诸葛亮完全怔住了。他不能确定,不能!

  若是这是曹盼的选择,那么将来,曹盼是不是更会迈出那一步?诸葛亮握紧了手中的羽扇,若是曹盼迈出了那一步,便是窃国之人……

  “公子,公子!刘皇叔又派人来催你去议事了。”长青的声音在屋外响起,诸葛亮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羽扇,解开衣裳的手却止不住的颤抖着……

  而如孙权所料,随着曹操立曹盼为世女的诏事昭告天下,不少士人对于此事提出了反对的意思,不知怎么的,这些人都聚于铜雀台前,就曹盼以女子之身而承爵之事争议起来。

  这一回,不仅是郭夫人、蔡琰她们这些女流出面,就是贾诩、周不疑他们都出手了。

  铜雀台上,各抒己见,争得那叫一个激烈,偏偏曹盼还嫌事情不够大,直接地让各州郡都畅开来议论此事。

  刚刚研究出来的印刷术更是显露了他极大的用处,曹盼让人把各州郡争议的观点全都印刷出来,各州郡又以极快的速度送到邺城来,送到曹盼的手里来汇总。

  这回,不仅仅是邺城因曹盼是否能承魏王爵的事议起来,而是曹操所得之诸州,都就此事而讨论了起来。

  眼看着越吵越欢实,哪怕就连江东甚至是益州的士子都跑到了曹操的地盘来就这事发表意见,曹盼在邺城建成的藏正式启用。

  五层高的楼,座落于邺城之中,曹盼亲自让曹操为提字,曹操以万书阁为名,证明这楼中的藏书有多少。

  而曹盼在万书阁下提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借用了杜甫大诗人的名句,这两句却是连曹操叫好的。

  紧接着,曹盼就看天下人吵得都差不多了,登于铜雀台上,面对天下士子,曹盼发出四问道:“吾无才乎?吾无能乎?吾无德乎?吾不能容于诸士乎?”

  “吾以纸利,惠天下士子,诸位认是不认?吾以盐利而惠天理百姓,百姓认乎?吾兴言论,借铜雀台而兴言论,令天下畅所欲言,再兴百家争鸣之盛况,除了我是女儿之身,你们以何而攻我?”

  “所谓阴阳也罢,伦常也罢,不过都是你们所不能容我罢了。然你们容得下要容,容不下也得容。吾之志非与尔等争之长短,在吾看来,与诸位一争高下,不如多思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尔等满腹经伦,本该为国效力,为百姓谋福,偏偏你们却揪着我承不承爵,掌不掌权不放。谁掌权又如何,只要心存百姓,为百姓谋福即可,你们不认?”

  “不认,那你们就证明给我看,证明你们比我曹盼更有能力,能平定这天下,能安这饱受战乱的百姓,若我不及你们,我便将这个位子让给你们。反之,若你们不能,就该老老实实的做你们本份该做的事。”

  这么放话出去,天下再次因曹盼而哗然,其实如今这天下之人,随着曹盼多年的经营,女子能上战场,也能保家卫国,曹盼这样好的榜样在前,百姓们已经接受女人也能当官的事。

  当官都能接受了,曹盼将来要当女王,好像对他们现在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所以,并不必在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入了万书阁,那满满一屋子的书,给人的震憾太大了。

  慢慢的,慢慢的那些反对曹盼的人越来越少,铜雀台上的人也越来越少,都往万书阁去了。

  曹盼用印刷术换了各世族的藏书,全都印刷放在了万书阁,加之曹氏的藏书,她自己也攒了不少,再有郭氏、荀氏、贾氏,她的三位先生都是藏书颇丰。

  眼下这书籍于天下而言是何等珍贵的东西,曹盼以纸印刷而出,供天下阅览,入万书阁者只要手脚干净,不拘于人。

  本来曹盼在曹操的生辰时献礼要建一座藏,因着疫疾起,前线告急,众人都以为这件事怕是要悬了。

  不料曹盼在曹操立为世女后,在天下士子都参与讨论曹盼究竟能不能当世女的时候,又将藏启用,让天下的人都可以入内看书。

  本来,天下士子都紧紧地盯着曹盼,曹盼这样的举措,别说是邺城的士子,随着万书阁传开,里面真的藏书无数,吵架什么的,哪有看书重要的,各地学子都涌往邺城,一度让邺城成为天下士子最聚焦的地方。

  如此,本来针对曹盼的争执就那么消散了,曹盼的本事能力都摆在眼前,要跟曹盼闹,第一该做的事就是别看曹盼的书,别用曹盼让人弄的纸,别吃曹盼折腾出来的平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