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虞景明隐隐觉得,大仓这样做并不仅仅是因为合约的那点利益。自大仓洋行登陆上海,那触觉便伸向上海的各行各业。
钱庄,纺织,百货,建材,洋货,运输,码头,等等,各行各业,或直接,或间接,都有大仓洋行的影子,感觉大仓洋行在下一盘大棋。
“大仓洋行不简单的,他们很可能还是一个消息掮客,贩卖各国消息的。”翁冒突然放下筷子讲。
“消息确切?”虞景明挑挑眉问。
“不确切。”翁冒讲,又说:“公子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察觉的,只是因为这边的事情太忙,没有时间查。”
“哟,这样复杂呀,如今虞记跟陶合作了,又不晓得这帮东洋人搞什么鬼,那既然他们悔约在前,虞陶商贸公司就不要跟大仓洋行合作了。”翁姑奶奶拿着纳鞋底的针在头发上划了两下讲。
这贩卖消息的,有很多都是间谍,都是玩命份子,想想也是吓人的,虞家这两年风波不断,尤其最近,虞李联姻成了一场笑话,虞三姑娘又出了事体,还有戴家也出了这样的大事,虽然无关,但牵牵扯扯的总让人烦,还有元甫那边……
于是翁姑奶奶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虞景明便笑笑讲:“不是还不确定吗,再说了,日本人动作这样大,我们也不能叫人蒙在鼓里,我们也要知已知彼吧,倒是更要合作了。”
“景明讲的是。”翁冒也笑着讲。
既然虞景明很翁冒都这样讲,翁姑奶奶也不过是搭搭嘴,便讲:“我也就说说,你们讲怎样就怎样。”说着翁姑奶奶又瞪了眼讲:“也是,那位李公子也不见得是好的,他讲的也作不得准。”
翁冒便苦笑,晓得翁姑奶奶对公子误会极大。
虞景明笑笑讲:“都说了不提了,这样挺好。”
“晓得,晓得,挺好。”翁姑奶奶忙不叠的道,晓得这事再提也没意思,接着又四下里望望,看虞景祺坐在楼梯口上,低头搭脑的,自那日被虞二奶奶无端的发作了一顿,这孩子显得更呆了,李大夫到说并没什么事,多是心里作用。
“夏至呢,今天买菜还未回呀?”翁姑奶奶便又问小桃。
小桃手里拿着算盘和账册进来,听翁姑奶奶讲,便回道:“小桃讲今天还要再买点牛乳粉,现在局势紧张,凡是食品类,都要排长长的队,只怕没那么快回来。”
一听小桃说现在局势,翁姑奶奶也是一脸担心,现在外面乱的很,嘴里嘀咕的讲:“这革命党到底能不能成势呀?”
随着武昌起事,各省也都有动作,湖南长沙,陕西,江西九江,山西,云南,安徽江北等地都有行动,声势极大。
“肯定能成功,姑奶奶,我早上给你读报纸,民立报渔父先生的文章就引用了黎都督的话讲,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却惟一心,这就是兄弟同心,其力断金,报纸上还讲,武昌举义的时候,所有的头脑都关起来了,发动时并没有一个总指挥的,但起义各部都奋勇突进,便是妇孺也主动给义军送面包,茶水。黎都督还讲了,谁无肝胆,谁无热忱,谁非黄帝子孙,岂甘作满族奴隶,这是万众一心,哪有不成事的。”小桃一脸兴奋的讲,这些话多是润生跟她讲的,润生每天都跑四川路那边蹲点,每天都有武冒那边的消息。
翁冒不作声,他身在局中,一些情况看得清楚,反而不敢轻易回答,现在的局势是大家万众一心,但因为没有统一领导,同盟会这边,孙先生,黄先生等人都远在香港,而各地举事的义士成份复杂,现在是一心举事,显得众志诚城,可一但举事成功,只怕内部纷争又要起来。
而清庭那边,袁世凯野心不小,提出六条复出条件,此六条几乎就是完全把清廷架空,载沣现在硬抗着没有答应,但随着局势越坏,尤其现在,洋人也在为袁世凯鼓吹,到时只怕也由不得清廷答不答应了。
而袁世凯在他提出的六条中就有一条讲,要跟革命党和谈。因此,对革命党来讲,和不和谈又是一个问题,不和谈,革命党这边人员复杂不讲,便是政府经费就能要了老命了,而和谈,袁世凯是支持立宪,那革命党要不要放弃立场,如此种种,结局莫测。
所以,公子曾言,他坚信革命是可以成功的,可他担心的是,到时大家是否还能坚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