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莫晓萱把又一批包子脱笼,才发现贺博远已经站在餐桌边吃包子,而且已经不知吃了多少个了。
“你!”莫晓萱急了,这人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我已经完全好了,也不发烧了,现在胃口特别好,就是想吃东西,吃饱了,就有力气了。不信我们来几下,看你厉害还是我厉害?”贺博远伸手开始抓莫晓萱。
莫晓萱用力甩开他的手:“你这人,简直不可理喻。按你这理论,力气大就没有病,身体就好,那力气大的人就一直不可能生病了?”
贺博远但笑不语,今天脾气特别好。
“好幸福。”贺博远看着包子,“我这外公啊,真的是好。”
此时最后一屉包子已经在开蒸,阿姨在打扫最后的战场,冯淑华和杨菲羽也解放出来了,正好听到贺博远的这声感慨,杨菲羽说:“当然是好,你可知道,我们谁都在做梦有你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外公,让你一下子就成为剥削人的资本家。”
贺博远看看杨菲羽,收敛了笑容:“你不懂,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指我外公看中了莫晓萱的手艺,倒成全了我的口福。”
想想,觉得没说明白,又说:“不能说我外公没给我的生活带来影响,但是也不是你们所认为的,至少我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没法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
“好了,别解释。你出生在哪个道口,就注定你必须走哪一条路,感慨也没用,你只能一路向前。”莫晓萱打断他。自从重活一回,对什么都看得很淡,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他都免谈。
许多人看着莫晓萱,也觉得她幸运,要不是她妈妈逼她退学,她也不会置之死地而后生地去开早餐店。
要不是伍宇晨嫉妒,找工商局的来封她的店,她也不会想到去办营业执照。
要不是正改革开放,政府想树几个典型,办营业执照的时候,也不会被工商局当做典型,让电视台报导她的小店。
要不是电视台报导,贺博远的外公也就不会知道,在那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还有一个女孩会做如此精细的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点心。
那么,也就不会有然后的然后。
其实这个个环节,看着偶然,但期间,又有许多必然。
只要她做得好,名声自然会出去,也自然会有人慕名来合作。
这一天,只是迟早而已。
这么多巧遇,只不过把必然的日期提前了而已。
所以,多愁善感,感慨之类的,统统都没有用,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动手干最实在。
“不感慨,只是好多天没看到你,今天有点激动。”贺博远伸手搭在莫晓萱的肩上,“好好学习啊,以后做我的法律顾问。生活上有困难,记得来找我。”
“我还想做法官呢,谁做你法律顾问。”莫晓萱肩膀一扭,摆脱了贺博远。
冯淑华一直都是莫晓萱的铁杆粉,但这次竟然站在贺博远一边:“我说晓萱,还没毕业,工作就已经有了着落,这不是很好么?而且据高年级的学长说,因为现在基层懂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员缺口很大,我们基本都会被打回原地分配,你要是想在上海的话,那做贺总的法律顾问是最好的选择了。”
“切,说得我好像非他莫属一样。”莫晓萱不以为然。
贺博远倒听出异味来了:“非我莫属,不敢当。”
“当什么当?”莫晓萱给他白眼,不知为什么,前世的自己也不是这么开不起玩笑,可是大概经历了太多的事,这辈子开着玩笑,都觉得压力巨大。
所以什么情商,什么幽默,都是奢侈的东西。
养尊处优的人,什么都不是困难,自然可以把人生每一个点滴当成游戏,活出无穷乐趣。
整天生活窘迫的人,如何能云淡清风得起来?
阿姨此时最后一屉包子也端出来了。
“这么多包子,够你和小杨吃好久了。”阿姨对贺博远说。
听了这话,不知为何,心里莫名地就不舒服,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出钱出力地让他们享受?
莫晓萱自己也觉得,好像有点小人了。既然已经到这地步了,还纠结干什么?
不过,也不能太惯着他们了。莫晓萱想到贺博远霸道地自说自话,把自己从加工坊踢出来,让自己生活在风言风语中,就很恼火,立刻找了几个包装盒,把已经凉了的包子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