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朱户_作者:李禾苗(152)

  珍珠怏怏地道:“董姐姐你快来帮帮我吧,我不行了,你来瞧瞧这些嬷嬷大厨房报的帐,这笔笔都是按着日子写的,汇总下来就一个数,我瞧着眼晕,可又不能不看,万一谁在里头做个手脚也不知道。”

  董雨清接过一本翻了翻道:“不如我替娘娘做个瞧得清楚的,比如这本大厨房的,拢总几个人发多少月银,买食材花销多少,其他事务又花销多少,如此娘娘既看清楚了又不会太累。”

  “好啊,好啊!”珍珠道:“我正是这么想的。”

  她又道:“董姐姐不如今后你都来春在堂帮忙,只月银不能超过嬷嬷她们,多了我怕她们知晓了嚼舌根,每月二两可好,日后再慢慢涨。”

  董雨清摆手道:“娘娘客气了,我带着孩子在王府又吃又住的原本就该帮忙做些活计,无需再给月银。”

  珍珠双手托着下巴,抬眼看她道:“唉,姐姐不明白……”

  她道:“我小时在袁家庄就知道了,白叫人干活不长久,时间长了还会让人生出怨气来。一是一,二是二,你若不收我这月银,我便不好指使你干着干那,王府虽日常吃穿不愁,可人啊…还是手里有些余钱的好,你说是不是。”

  董雨清脸上就有些尴尬。

  她倒是没想过,珍珠年纪虽小,心思却通透。

  她原也是客套,谁不想手头有些银子,如今自家夫君在王府办差事,夜里夫妻俩还会念叨等攒下银钱来,还是要去外头买间房子,先头都是租住的,如今算是客居,不论房子大小总归是自家的该有多好。

  她想通了便不再客气,道:“如此就多谢娘娘了,雨清定然细心替娘娘算好这些账本。”

  珍珠笑眯眯的不再多言,走到门口叫王大福替她弄些果脯糕点来。

  几天后,王府迎来了新年,下人们忙忙碌碌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喜庆的窗花,又扯了红绸布挂在树枝头,身穿青色袄子和大红色裙子的丫鬟们四处走动,热热闹闹的气氛就上来了。

  前日,董雨清便把各人的月银都算清楚了交给珍珠过目。

  珍珠夜里和裴昶然躺在一个被窝中,两人搂着取暖,珍珠同他商量:“爷,眼看就要过年了,我瞧着咱们的铺子田庄收成都算不错,我思量着给下人们多发一个月的银子可好?”

  裴昶然点头:“好啊,这等小事以后无需再问爷,你说了算。”

  过年前一日,珍珠便把双倍的月银给发了下去,连王大福,云骏玮,董雨清夫妇都没落下,王府众人喜气洋洋,年节的气氛又浓了一重。

  热热闹闹地过完年三十,第二日林府和严府众人都带着家眷来王府拜年,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说好的,张禹行也来了。

  他的身子已经大好,这会子可不是坐着轮椅了,而是穿着一身紫色锦袍,披着黑色大氅走路进来的。

  珍珠叫陈金海置了二桌席面,前院男子们摆了一桌,女眷们在春在堂花厅摆了一桌。

  陈金海替女眷做的吃食和男客略不同,大菜是一样的,鸡羊鱼肉,可女眷这边肉食的份量小些,蔬菜瓜果甜食糕点的种类多些。

  珍珠见女眷们穿着打扮仍是很随心,着玫瑰红锦袍,松松地挽了倭堕髻,插了一支镶红宝石金步摇。

  反倒是林家三个丫头穿着花样繁复的锦袍,尤其是林家二丫头穿着特别出挑,一看就是特别打扮过出来的。

  见珍珠看着她,林家夫人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丫头和严家大郎看对眼了,今日出来就央着我给穿着好看些,倒叫娘娘看笑话了!“

  “嗳?”珍珠有趣道:“那严家大郎是个什么意思?”

  严夫人答道:“能有什么意思,自然是看上了呗!他一眼难忘,天天央着一屋子老小陪着往林家跑,人倒是没见上几回,光去林府蹭吃喝了,说起来真叫人难为情。”

  “哈哈…”珍珠笑得好大声,把一屋子女眷都震得抖三抖。

  笑够了,她看着两位夫人问道:“如此,你们两家打算几时办喜事?”

  林家二姑娘羞红了脸,低着头绞手绢,却忍不住偷偷抬眼瞧严家夫人。

  严夫人道:“本不该这会子说的,老爷和我打算明儿就去林府纳采,只我严家寒渗,也不知人家看不看得上?”

  她说着就看林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