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了读书,他们不达目的之前,是真不会把我怎么样的。”卫长歌道。
“那李大牛还打什么架?”
“给个教训,以后就好说话了。”卫长歌说的轻巧,徐世铭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白担心一场,这女人真不简单,继而又开始欢欣鼓舞,徐世文之前得罪了卫长歌,他是不方便对付自己的哥哥的,可卫长歌行啊。
“你的事,也许这次也就一并处理了。”卫长歌淡淡说道。
“不挡路就行了,他想要的,我是看不上的。”徐世铭回道。
嗯了一声,卫长歌转头吩咐道“去把林先生请出来。”
李大牛应声而去,徐世铭眼中的疑惑一闪而逝,继而满是赞赏看向卫长歌。
林闻在骚乱一开始,就被卫长歌派人请回了内堂。本着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动声色的儒士精神,林闻虽然心里乱的厉害,可还是翻出随身携带的论语看了起来。
可堂下的学童哪里耐得住,一个个像屁股后面有棍子一样,身子左右扭动,见林闻没有呵斥,有胆大的已经爬在门口看起了热闹。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林闻念了半天,心里只觉越来越焦躁。
“大将军来了!”猛地堂下响起一阵欢呼声。
正文 第82章卫神医
林闻被惊地一跳,急忙向堂下看去。
却是一个黝黑的壮硕汉子,再细细一瞅,就是卫长歌身边的李大牛,哪里来的大将军。原是那些顽童看见了刚刚李大牛的威风,才这样叫的。
“林先生,主子请你出去一趟。”李大牛也不客套,一躬身就将来意道出。
林闻站起身,理了理衣服,就随李大牛走了出去。
“林先生”
“卫姑娘”
“这里的事还没有了解,得请先生你帮忙才行。”卫长歌看向林闻,静静等他答话。
“您做的事,是为一方百姓造福祉。孔圣人当年开讲坛,想的也是这些。小生作为读书人,自当竭尽全力。”
“当不得和孔圣人相提并论。不是难事,您一定可以做到。”说罢卫长歌附耳,轻轻说了几句。
林闻听罢,业务多余表情,只深深一躬,向人群走去。离这还有三四米的时候,停了下来。林闻的穿着一看就是书生打扮,这个时代,还是遵循着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和卫长歌等人叫板可以,与读书人很多人还是天生带有尊敬和怯意的。
立时眼前吵吵嚷嚷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各位,在下姓林,单字一个闻。是受卫神医嘱托,来这凤凰山学堂执教的。”林闻的声音在山间回荡,清楚地传到了每一个在场人耳中。
澄安县仅有的几位秀才之一,且还是最年轻的那位,县里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听过。立时底下又响起嗡嗡声。
卫长歌静观其变,赵虎等人也都静静看着。
毕竟前多少年,林闻一直都是足不出户在家读书,哪里在这许多人面前说过话。清了清嗓子,想到卫长歌的托付,和身后的学堂,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说。
“我知道大家是为了孩子的前途,才走这么远来。可这学堂立在凤凰山,也是由凤凰山的百姓千辛万苦才建起来的。你们上来就要和人家的孩子抢,若是你,你可愿意?”
“可这凤凰山也是澄安县的呢!”人群中有人喊道。可此时林闻作为师长站在这里,倒不像刚才有那么多人跟着起哄。
卫长歌眼神一冷,喊着话的人就是刚刚那人,一句话说两遍,也是苯的出奇。不等卫长歌发话,徐世铭底下的家丁立马出去了两人。
“认识?”卫长歌问道。
“天天眼皮子地下晃悠,怎么不认识。只不过刚刚太乱没察觉。”徐世铭咬牙说道。
“最蠢的那个原来在你家。”
“他倒不是蠢,是这些年过得太顺风顺水,大意了。”
“你自己解决吧!”卫长歌说罢,也不管徐世铭的人会怎么做,大门户出来的人,栽赃陷害的本事还用不着她去教。
“那你怎么不去别的学堂闹事。不过是看着学费低廉有利可图。你们这样的心思,我可不敢收你的孩子。孟母三迁的故事可听过。”林闻不等回答,就自顾自讲了起来。
到底是真才实学,讲起东西来,虽不如积年的老先生那么声情并茂,可也算得上流畅。众人听罢,有明白的已经羞愧的低下头,还有那不明白的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脸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