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为他们送药,是不是就是一种宣传。也是信誉的体现?”卫长歌继续问道“你只觉得生意要固定做,却不知道变通。好多东西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变换了形式。你是读过书的人,自然该知道,什么叫做活学活用。”
听完卫长歌的话,路无缺楞在原地好久,他这些日子将账目挖的清楚透彻,以为做生意不过如此,没想到今日卫长歌这么一说,才发现原来每一行都有他的深奥处。看来自己的书还是没有读透彻,对事情的看法过于简单。也过于托大。
见路无缺有些感悟,卫长歌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点到为止即可。算算日子和李水临走时自己和他的商议,只怕这几天就该回来了。
正想着,前面门口突然起了喧哗声,不一时就见一人走了进来,正是和李水同行去京城的赵村一人回来了。
卫长歌立马紧张起来,怎么就一人回来,难道自己这次真的算错了?
那人见了卫长歌,纳头便拜。
“卫神医,李大哥先使小人回来报信,我们在京城盘桓了三日,果然有人找上门去,请我们带回一匹布料。李大哥他们路上行得慢,就先派我回来了!”
正文 第126章雇佣
“谁的货,期限几天,佣金多少,货物量又多大?”路无缺急急迎上前,焦急又兴奋地等着回答。
卫长歌觉得路无缺还真是少年心性,一点也沉不住气,不过她自己也十分好奇。
“李大哥带着我们等到第三日时,觉得这不是个办法,毕竟食宿也要花费不少,于是带我们出门,打算去人市上找点活干。没成想,才走到客栈大堂,就被人给拦住了。这人说是那京城药商的亲家,开布庄的,有一批绸缎要我们运回来。李大哥打问清楚,就接下来了。”
“这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路无缺听到这里,激动地抚掌大笑。这意味着马行终于开始有大的进项了,毕竟现在,大宋和金、辽在边境上时有冲突,可是三国的贸易往来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完事开头难,只要做成了第一笔生意,以后还愁没钱挣么?
卫长歌坐在一边,也是若有所思,这时代,陆上交通运输主要就是靠马车,如果以后运转的娴熟了,还能掌握商路,将自己的药材花卉生意做到全国,甚至是辽、金!而且不止这些,借助交通的运输优势,她还能把其他的产业也试着做一做。
“李大哥说咱们马行刚刚起步,做事要稳不能急,佣金没要多少,只是其他马行的八成。”那人转向卫长歌道“卫神医,李大哥说你不要怪他,他说兄弟们在路上多赶路,少花点住店的钱,那让出去的两成,也能找补回来不少。”
路无缺本来听到李水私自让出两成,没有得到卫长歌的同意,心里还有点担心。却听卫长歌轻轻笑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日我就说了,这马行就交给李水打理了。这点便宜行事的权利,他是有的。以后犯不着这样小心翼翼。这些生意啊”卫长歌眼锋在路无缺身上扫了一眼“以后还是要靠你们的!”
路无缺心里一突,以前他不会把这点产业放在眼里,可他这些日子看到了卫长歌的决断力和判断力,对她由最初的不屑,变成了今日的敬佩,这些生意,可不只是现有的这些,还会有更多,也许等自己有朝一日,富可敌国,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家族恩怨也许会有个好的解决。
卫长歌和路无缺又问了些细节,思谋了一下,觉得不会有错,才让那人回去休息。而得到了准确消息地卫长歌和路无缺,也放下了心里的石头,一时过得更加悠闲自在。
“哎,我说你怎么把这桌子摆这了?长歌喜欢看书,又喜欢花花草草的。明天找人给我把靠着竹林那边的窗子再阔几分,桌子就给我搬到窗户下面去。”徐世铭一边在自己院子里来回转,一边呼喝道。
跟在身边的人唯唯诺诺,现在整个徐家都知道,这个还没过门的徐二少奶奶是徐二公子的心头肉,自从为了迎娶这位卫神医,开始修缮这个院子,徐二公子是每天准时来点卯,简直比一日三餐还要准时。
而且挑三拣四,嘴里必要念叨着“长歌喜欢这个,长歌喜欢那个。”那些下人和请回来干活的人简直都要在耳朵上磨上厚厚的一层茧了。有人暗暗腹诽这个徐二公子是个老婆奴,也有人却心里酸酸的,觉得怎么这个卫长歌命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