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国体_作者:天如玉(101)

2018-10-08 天如玉

  幼帝被应璟请去了外面,荀绍匆匆穿戴完毕,出去见礼,负责领幼帝进来的范一统机灵地先溜了。她抬头,就见幼帝端坐在桌旁,一本正经对应璟道:“此事的确不光彩啊舅舅,不过怎么办呢,事情都发生了。”

  应璟的语气懊悔不已:“臣生为男儿,自当负责,可定远将军对臣无意,只怕要委屈她了。”

  幼帝便转头劝说荀绍:“荀将军就不必坚持了,大错已经铸成,难道要传出去沦为笑柄吗?你除了舅舅也嫁不了别人了啊。”

  荀绍越来越弄不懂应璟,他明明答应了自己再考虑考虑,怎么忽然就设了这么个烂局让她钻?幼帝必然也是他故意派人引来撞见这幕的。她琢磨着应璟必然是有什么计划,心里有些不大痛快,连幼帝的话也没搭理。

  幼帝只道她是害羞尴尬,人小鬼大地跳下凳子道:“朕先回宫了,毕竟是舅舅的婚事,朕还得去与母后说一说。”

  应璟叹息道:“臣做出这种事来,太后知晓怕是要大动肝火了。”

  幼帝到底还小,处理这种事难免有些荒唐,也没顾上怎么安抚荀绍,只说会替应璟说话,便匆匆回宫了。

  想来也是被刚才那幕刺激了一下,才这么急着跑回去,恐怕还得跟铃铛去悄悄说一说。想到这点,荀绍觉得心里的火气又旺了几分,转头就走。

  应璟连忙上前拉住她,她怒气冲冲道:“你最好给我找几个像样的理由!”

  应璟满脸赔笑,“今日这事的确是荒唐,但对你我婚事却有快刀斩乱麻之效。有陛下做主,出于颜面着想,太后也会点头。她因为我对你防范愈深,所以你得表现得不情愿,越不情愿越好,以后她对你便只会拉拢,不会打压了。何况如今公主出嫁大局已定,你我之间再无阻碍,彼此有意又何必再拖呢?”

  荀绍觉得并没有这么简单,他忽然将她弄回来,昨日还谈着公主和南康王的事,今日便要与她谈婚论嫁,只怕还有别的安排,但显然他不想告诉她。

  “借口!”

  应璟低笑:“你说对了,这些还真都是借口,其实说到底无非就是我想早点娶了你呗。”

  荀绍仍旧带着不悦,避开他接近,皱着眉,想想还是不放心地问了句:“那昨晚你我到底……有没有发生什么?”

  应璟暧昧地笑了笑:“这种事,光天化日叫我如何说得出口啊。”

  作者有话要说:范一统:荀将军表现的不过火,这是不是说明我家公子没事了?

  竹秀:呵呵,秋后算账没听过?当我家女公子吃素的么!

  曹敦:喜闻乐见,呵呵……╭(╯^╰)╮

  ☆、第四六章

  寿安宫里的东西被砸了个遍,太后的气还没消。

  之前她认为是荀绍勾引应璟,但中间有些事情看起来模棱两可,如今她就快认为二人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了,又成了应璟勾引荀绍。

  太后认定这其中必有猫腻,偏偏应璟是她应家人,她就算心里对他有一肚子不满,如今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该维护的还该维护,更何况还有个幼帝在旁边替他游说。

  她平息了一下怒火,叫来郭公公传了懿旨,为应璟和荀绍赐了婚。然后转头又去找东西砸了。

  这不是什么好听的事,自然需要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遮掩,赐婚的旨意也没在朝堂上公布。

  不过朝中是遮掩不住消息的,一夜之间大小官员便知道了此事。要说议论,自然也有。毕竟当初大家都以为公主一定会嫁给宁都侯,谁曾想短短数月,公主同意外嫁,宁都侯被赐了婚。众人也只能感慨叹息世事无常了。

  消息传到荀府,竹秀比谁都高兴,她不知内情,还以为荀绍最近立了功劳被太后赏识了呢,拉着荀绍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嫁女儿呢,这么千叮咛万嘱咐的。”荀绍从宁都侯府回来后就没好脸色,但见竹秀高兴成这样子,又觉得好笑,想想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也难怪她总将自己婚事挂在嘴上。

  竹秀怪她不识好人心,一边嘀咕着要找管家去招几个手巧的绣娘入府来绣些锦被罗帐做嫁妆,一边朝外走了。

  荀绍独自坐在房中,将诏书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忽然想到,远在南康郡中的永安公主若是收到消息,不知会作何感想。

  就快到中秋,天气却不是很好,这几日一直在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