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观火_作者:三月蜜糖(103)

2018-10-08 三月蜜糖

  仁平郡主噗嗤一笑,那团扇遮住她秀气的半张脸,好一个精致的人儿,“我又没问他,你慌什么。”

  起身,只觉得那包子还卡在嗓子眼里,上不去,下不来,我划拉了两下嗓子眼,这才觉得舒服了些。

  “郡主想来不会对后厨的东西感兴趣,诸葛大人领了翰林院的几个人,兴师动众的来找吃的,君主得知我们在此,也是情理之中,可翰林院的几个人中,郡主能聊得来的,姿态能匹配上郡主的,也就只有陈棉陈公子了,我们这种小喽啰,恐怕入不了郡主的眼。”

  “花言巧语,不过,我还真喜欢听你这样讲。”仁平郡主移开团扇,轻轻走了两步,裙摆如那盛开的莲花,微微颤动,很是鲜活。

  因着不喜跟我多言,仁平郡主客套了几句便朝着方才我来的方向过去了,将来你俩成事,还得请我喝杯喜酒,这样想着,我已一边走,一边消着食,回到了翰林院。

  自打知道谭怀礼亲自对我宋家上纲上线之后,我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只是留意起谭怀礼日常的一些琐碎事宜,闲暇时间更是埋头苦寻他所有可能犯的错,只盼有朝一日我能将他一同告上朝堂,哪怕拼个鱼死网破,也要问问到底我们宋家哪里招他惹他了。

  其实我最大的希冀,就是能找出谭怀礼一个天大的罪名,然后拿着此罪名前去谭相府邀功,以此换取宋家的平反。

  如果这样都不行,跟他誓死力争是最下下策了,那也没法子,我不能看着宋婉秋后处斩。

  换而言之,谭怀礼会惧怕别人搜罗出来的天大罪名吗,不见得,这条路,似乎愈来愈艰难,我捏着拿毛笔,想的是这番场景。

  万一棋差一招,救不了宋家,救不了宋婉,再把苏绣和宋之书牵扯回来,我这个冒名顶替的罪名,一旦落实,恐怕不是砍头这么简单,我吁了口气,已经浑身是汗。

  大梁迎亲使团走的时候,皇上给荣安公主的嫁妆相对来说比较丰厚了,马车足足二十三辆,金银粮食,布匹绸缎,贵重的都跟在公主车马后面,荣安公主生的小巧,估计相貌随了她的母亲。

  皇上站在她的对面,唯一一次,跟她这样近的距离,荣安公主红衣飘飘,目光沉稳的看着那个所谓的父亲,双手合十,行叩拜,“女儿今日远嫁他乡,还望父皇保重龙体,惟愿我朝岁岁平安,日益久远,愿太平盛世,永伴君侧。父皇,儿臣告退。”

  皇上嘴角抿起,似乎有所感慨,这个女儿,他从未细细打量过,就连她的母亲,也早已不记得模样,此时一番客套的儿女情长,到让他有些无端伤感,到底是自己的骨肉。

  “荣安,路途遥远,自己珍重,到了大梁,凡事有大局为重,切不可妄自菲薄,你的背后,是我大魏,明白否?”

  那是自然,大魏乃当今天下霸主,西有大梁虚与委蛇,南有大燕虎踞龙盘,虽然不成气候,这两国却是一直伺机而动,只等大魏本朝内乱。

  这三国鼎立的局面,几十年来,倒也各自安好,偶有的意外摩擦,也只是发生在边疆各地,每每被平乱之后,大梁和大燕无不喊冤,只道是游牧散乱,不受节制,与他们朝廷无关。

  事情往往不得而终,不得而解,大魏不愿去追究,因为成本太高,那些小国,地处偏僻,只是派军过去,便已经是兴师动众了。

  荣安公主嫁到那等蛮夷之地,往后的安生日子,怕是没了,从前在宫里,虽然梅妃不是亲母妃,到底大魏兵强马壮,珍宝应有尽有,吃穿用度,从不缺了她,唯独少了疼爱她的母妃。

  荣安公主被风吹的有些发冷,她回身,最后看了一眼大魏的宫门,再也没有一丝犹豫,弯腰踏上那太监的后背,进了那豪华的轿撵,我看着那轿帘,直觉觉得公主会掀开轿帘看看我们。

  等了许久,直到那马车都走的没了影子,地上的尘土扬了又落,荣安公主,却再也没有看我们一眼。

  如此,也好,无挂也无念,希望大梁的国君,能够善待与她,至少,看在她母家的份上。

  翰林院处事得当,公主联姻一事又没有任何纰漏,皇上允了三天假期,又加上马上就是中元节,皇上想了想,大手一挥,罢了,翰林院连休十天吧,只要有个轮值的就好。

  此举一出,礼部的人也不乐意了,明明公主联姻一事,他们最是忙活,可是皇上只是金口捎带着提了提,也没了下文,当真让人心里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