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世清秋_作者:姜谈(140)

2018-10-08 姜谈

  ☆、20 回首来时(1)

  天气愈加凉了,风里像是夹着绵密的细针,直吹到了人的骨子里去。

  轻寒折了的手臂,倒是差不多好利索了,不过加上此前手腕处受过的伤,还是使不上大的力气。她的身子又越来越重,人亦是嗜睡极了,歇下的时候总不愿再起来。好在孤幼院上下,对她皆是照拂有加,孩子们又放了冬假,所以现下倒也没什么要紧的事。

  这天起来的时候,便已是晌午时分了,只是日头有些隐蔽,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多得是潮湿阴寒之气。

  孩子们正坐在饭厅里预备着用午饭,大约是不用上课的缘故,个个都显得异常欢喜。艾婆婆托着茶盘从旁走过,依旧是有些不苟言笑的模样,轻寒便低了低头,往后边靠去一些,好让出空来。

  对于这位艾婆婆,她向来都是尊敬有加的,不知怎的,总觉得她的身上,带了些许不可亵渎的华贵肃然之气,就像是曾经的大太太,但却又没有半分大太太的跋扈刻薄。

  听院子里的人说,艾婆婆似乎并非汉人,原本也不姓“艾”,但具体叫的什么,大约是没有人知晓的,只道是个繁琐复杂的名目。后来又迫于局势,她才更名换姓,在孤幼院里当了份嬷嬷的差事。

  “外头有人寻你。”艾婆婆排上菜后,才回过来对着轻寒说道。

  “啊……”轻寒一时间并未反应过来,而后才应了一声,“好,我这就去。”

  艾婆婆一手拎着漆红的茶盘,似是漫不经心地说着:“有些事情,还得自己当心着些,别人帮得了你一次,未必救得了你下一次。”

  敏觉如轻寒,想一想就知晓了话里的意思,想来她说的便是此前盛雅言闹上门来的事了。现下忆及,她仍旧是感到后怕的,当初若不是得亏了艾婆婆,这个孩子只怕是早已保不住了的。

  轻寒下意识又摸了摸高隆的腹部,“我懂的,谢谢婆婆。”

  来的人,倒是出乎了她的意料,竟是久违曾谋面的吴玥瑶。自从顾信之叛离甬平之后,吴家上下自是追随而去,算一算,也有近两年的光景了。

  轻寒从围廊里走出去,看见吴玥瑶就站在院子的中央,她是变了许多的。曾经秀丽的长发,已经被剪去了大半,烫着妇人惯有的小卷,稍稍显得有些老气;身形倒还是极好的,及至小腿的黑色毛呢大衣,罩在丝绒的旗袍外头,露出里头褐赭色的一截下摆,脚上踩着双半高的皮鞋。

  吴玥瑶也瞧见了她,略白的面庞顿时露出笑意来,抬起手来招了招,“弟妹。”

  “大嫂,”轻寒亦是笑着,一手搭在廊柱上,慢慢往台阶下走去,“真没想到,竟会是你来了。”

  吴玥瑶见状,忙上前搀扶,“这……怕是就要生了罢。”

  轻寒点了点头,“应当是快了。”

  吴玥瑶凝着她半晌,原本的笑意有些微微的发滞,眼里是掩不住的悲伤与失落。轻寒是明白的,想她嫁予顾信之多年,却是至今尚无所处,不管是由着怎样的缘故,她自己的抑或是别人的,到底都是让人可惜的,便道:“外头冷,快往屋里去罢。”

  轻寒覆上她挽着自己胳膊的手,作势就要往里走去,却反被拉了住,“不必了,不妨你与我出去走走罢。”

  吴玥瑶的眼里带着渴求,她应当是寂寞孤苦极了的罢,像顾信之那般心中只有权益天下的人,又怎会在意一个女子,以及那渺茫微小的想法与期盼。

  轻寒握了握她冰凉的手,向她点头,“好。”

  福锦茶楼的招牌重新上了漆,金粉铺面的大字,在寒风中显得愈发张扬。

  应当是许久不曾来过这里来,轻寒抬头看了看,天空依旧是一片混沌,往事却是乘风而来。

  曾几何时,在这里有她最亲密的朋友,最青葱的岁月,只是现在都化作了幻灭的泡影,与不愿忆及的伤害。

  原来,这世上的许多人,皆是不可相信的,莫晓棠是如此,顾敬之亦是如此。

  她微不可闻地叹息,到底还是没能逃过吴玥瑶的耳朵,便是被打趣道:“怎么,这是不乐意了?”

  轻寒失笑,“大嫂哪里的话。”

  吴玥瑶亦是笑笑,将她安顿到椅子上后,就坐到了对面的位置里,向上前来的小厮吩咐,“要一壶天泉甘露,一碟茶饼,再上一份野酸枣,”她又转头对着轻寒说道,“你现在不好喝茶的,太过性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