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长媳_作者:堰桥(145)

2018-10-08 堰桥

  我心中存了事,与常远在庄子上用了不知道算是晚饭还是点心,带上了马叔准备的土特产,上看马车。由他送我们回码头,常远在与他聊,我撩起了窗帘,看着外边,偶尔路边有一丛一丛的灌木,看得多了问马叔:“这是什么东西?”

  马叔挠了挠头道:“不知道!”

  回到船上,常远见我心事重重,问我:“缘何不高兴?你别担心,太子真的没办法知道咱们详细的行程。你想太多了。”

  “没有,我是觉得这个庄园可惜。你看咱们可以……”我一边说着,一边不禁感叹,当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虽然我自认为细致,但是之前在京城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庄园有什么大问题。

  我被他问:“你这个时候就想停下大展身手了前面还有很多生意可以让你考虑。你先都看着,等回程的时候,你再想想如何处理。”

  次日清晨,我被码头上吵闹叫卖声给吵醒了,出了船舱,看见岸上很多小贩挑了担子在这里做生意。

  “卖煎饼咧……”当我听见这个声音的时候,寄槐已经从跳板上走了过来,他手里端着一个砂锅,后面的寄松拿着竹淘箩,里面是几张煎饼,另外一只手里拿了一个瓷瓶。

  “爷,我上岸买了豆花还有煎饼果子当早饭!”寄槐献宝似得说道,常远让我跟着进船舱,在桌上摆开了吃食,听雨从厨房里端了一锅子米粥,拿了一些小菜出来。接过寄松手里的煎饼,拿进去切了一块一块。

  我盛了小半碗豆花,夹了一块煎饼,吃在嘴里咸香可口。我倒是比平时多用了半碗粥。吃完早餐,吩咐起航,常远正抱着孩子逗他,听雨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小陶罐和一个小瓷瓶来。对我说:“奶奶!瞧瞧这是什么?”我看陶罐上写着“玫瑰花酱”,瓷瓶上面写着玫瑰露酒。我拔起瓷瓶的瓶塞,一股子玫瑰花的浓香扑鼻而来,倒出的酒液,色泽若鸽血红宝石。我略微品了一口,以白酒为引,玫瑰花为材加了糖的甜酒,尤其适合女子,只是这基酒用地次了些。又打开陶罐,里面是玫瑰花酿成的酱,这份香甜浓郁比之之前的酒不知浓烈了多少。

  “这是哪里得来的?”

  “寄槐和我昨日下午得空去城里逛了逛,看见就买了回来。奶奶你说这东西好不好?”

  “不错!这是这里的土特产?”

  “不算多,只是看见一个大姐在卖,我就买了一点儿。她说家旁边的一个庙里种了很多玫瑰,那里的大和尚喜欢拿那玫瑰酿酒,他们那个地儿就开始种玫瑰酿酒,不过大多是人家家里自己吃,很少出来卖。”听雨说道。

  我脑子里又冒出了平阴玫瑰来,这又是一个极好的生意,突然之间我理解了春梅姐当初诉说秀全的那些特产没有被好好的经营的无奈。对的这里的气候还事宜栽种葡萄,做葡萄酒。我又冒出这个想法来。

  一路顺着运河继续南下,我每每遇见一个好东西就将它记下,然后进行分析这个东西有被铺开的可能吗?如果要铺开需要有什么资源,这些资源如何获得,也想这些生意开始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一路上这些方案,我写了不下几百张的纸,垒起来有半个烛台高。常远说我魔障了!

  如此一来时间过得飞快,不过十来天就来到了当今第一大城市,扬州。天下税赋盐税居半,天下盐税两淮居半。在这个时代盐铁两样国家垄断的贸易里,盐业,尤其是海盐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税赋来说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时天气已经寒冷,从码头上来比肩叠踵,那边脚夫正在扛着一麻袋一麻袋的货物往上走,这里又是入流水般的货物往下。

  天气已经寒冷,我批着斗篷,将自己裹了个紧,他抱着孩子,一手牵着我往前,偶尔会与人碰擦。

  常远在扬州有落脚之地,宅子还不算小,我们住进了一个二层小楼,夜晚从楼上打开窗户远眺,那隔着河的那些宅子挂着一串串红彤彤的灯笼。

  第61章

  人未老, 却开始想当年, 那是明祁考中秀才的一年, 明祁十三岁乡试中举, 名噪一时,神童之名, 扬名江南。一下子心内澎湃, 想要在来年的会试上一试身手。得了乡绅的资助,我与他们母子一同进京。

  在进扬州之前, 柳氏浑身无力,低烧了大约四五天,等进了扬州居然一病不起。那时听了客栈老板的话, 请了千金堂的号称名医为她诊治。大夫一惊一乍说她已经是一只脚跨进了棺材, 这病症极难治愈。我当时看她的症状,想起前世有白血病这种病症,也是低烧无力, 自以为请到了名医, 只听那大夫的话, 他开什么药就吃什么药, 那药中人参灵芝都用上, 我虽然心头暗暗心惊那诊疗费, 未曾有过一点点的怀疑,反反复复, 好好坏坏,也不见她完全好, 直到钱财耗尽,交不出房费,我们被赶到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