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长媳_作者:堰桥(318)

2018-10-08 堰桥

  这么一说众人纷纷都起身,却比方才拘谨了很多。我和常远的面端来,小丫头们碗里的面都已经不烫了,我们就随便她们自己吃。

  我和常远吃着面条,顺便对着寄松说道:“寄松你吃完面,把车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分一分。”寄松去了车里,抗了一个大箱子出来,说道:“大家过来拿梳妆镜!”这个东西咱们工坊里头研制出来不久,市场还没有投放开来,还算是稀罕物品。

  “呦,怎么就这么清楚啊?比铜镜可清楚多了!”

  “这是什么宝贝啊?”

  “原是西洋来的东西,不过如今咱们也都会做了。大家拿权当看个新鲜。”有了礼物做媒介,大家伙儿又觉得我还是当年那个手脚麻利,嘴巴尖利的燕儿。

  一下子话匣子就打开了,常远拿出他的亲民风范,和蔼可亲地聊天。两个丫头,童言童语惹得很多人直说可爱。

  等差不多了,我让寄松拿下两箱子布料,放在王婶家中,让她酌情分给以前跟我要好的邻居们。

  第139章

  “燕儿!”听这声音, 正打算与邻居们道别的我,我点了点头, 打量了一下, 辨认之下问道:“姚家嫂子!?”这个蓬头垢面的女人,让我依稀之间认出是姚家那个尖酸刻薄的嫂子。

  “哎!哎!”她抬头一张已经衰老憔悴的脸,法令纹深刻。我与她并无交情, 当然也算不得仇怨, 她嘴碎爱说东西,当年我曾被她编排过, 不过也立马教训了她。

  我看她扭扭捏捏,不清不楚的样子,我问她道:“嫂子有什么事吗?”

  王婶走过来道:“京城大乱,她男人丢了性命, 如今家里还有一个老人和三个孩子。老二在生病了, 平日我们虽有接济,但是也管不了她一家子啊?”

  我看了看她问道:“是日子遇到了难处?”

  “是!燕儿,当初是我多有得罪,如今?”

  我对杏花儿说道:“杏花去拿笔来,我写个条子!”

  杏花拿了笔墨铺开,我写了条子对她说:“你拿着我的亲笔, 带老二去延寿堂,那里的坐堂大夫自然会给你诊治, 不要钱。”她低头说着谢谢。

  另外一个婶子道:“燕儿,你也真是好心, 这个女人当初说了你多少的坏话?你不知道你嫁入侯府之后,她还天天说你是过去让人克死的命。”这婶子说到这里才惊觉,扑通对着常远跪下说:“大将军恕罪!”说着要磕头。

  我忙上去搀扶她起来道:“婶儿,自己街坊,你这样让我们以后怎么过来?他是我男人,你说的都是实话,听过算数!”

  常远笑着说道:“燕娘说的是!都是街坊邻居,那时候满京城传我刑克之命,这话有什么罪的。别拘谨才是。”

  那姚嫂子脸色刷白,额上冒了冷汗,我对她说道:“嫂子快回去带老二去看病吧!”

  常远看着姚嫂子踉跄的背影道:“燕娘,京城的人这些年也都难过,延寿堂如今也不错了,你看是不是,每日免费看个诊?药价减免些?”

  “我跟听雨商量一下,看诊本来就是免费的。药价上延寿堂已经采用了集中采购,本就价格便宜些。不过你说得也是,我来想想给多少减免合适,毕竟天下初定,用钱的地方多。”我跟他说道:“你知道,这几年的钱都用在粮食上了,先救饿,再救病。”

  “我自然明白。咱们力所能及吧!”他这么说,我点头说:“好啊!我回去即可去办。”

  “哎呦呦,我的姑娘啊!这桌上可不比你家里,掉了就让它掉了,万万不能够捡起来再吃的!”王婶儿制止小芙儿拿起桌上的面条往嘴巴里塞的动作,众人看着都大笑。

  “阿娘说,圣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可浪费!”小丫头还振振有词。

  我过去拍拍她的脑袋说:“但是整日吃桌上捡起来的东西也不好啊!因为桌子只会用抹布擦,不会水洗,吃桌上的东西容易得病,所以你珍惜粮食应该从怎么样不让饭菜掉出碗里开始。对吧?”

  小芙儿,点点头对她妹妹说:“蓉儿,你记着了?”这是什么个节奏,不是她自己记下,让妹妹记下。

  我拿了抹布帮她擦掉了掉下的面。两个丫头把碗里的面全吃了,这才放下了碗筷对着王婶和王叔说道:“婆婆,公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