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童养夫_作者:紫苏琉莲(92)

2018-10-07 紫苏琉莲

  就算是现在,杨三家的后代,不也同样的好过么。回头看看杨家,好几十口人就挤在这一大套的房子里面……

  老大媳妇儿盯着这一块肉,更坚定了要分家的念头。

  杨家的另外几房当家人回来后,听说杨秋荷送了肉和吃食过来,原本的怨言到是少了许多。

  虽然杨秋荷送的肉不少,可分到每个人手里,也就是薄薄的一片儿。

  就这,还被做饭的人改刀了,才能够分配的呢。

  每个人都很珍惜地吃着分到手的一小片肉,老杨头毕竟是一家之长,是以有二片肉。

  吃着这肉,就着饭,感觉特别的香。

  “祖祖,我们家要是天天可以吃肉肉就好了。”

  第四代第一人瞳明轻轻地拍着手,留恋不舍地吮着自己的小手指,那小脸儿上,写着满满的渴望。

  皱蓉氏看着自己的大孙子,眼睛一下子就湿了。老爷子,他怎么就非要拧着一家子过呢?

  大儿媳妇儿也是满脸黯然,她嫁到这儿都四年了,可杨家,还是不分家……

  明明应该高兴的一场晚食,因为众人都想着要分家,一时间,气氛反而低迷了起来。

  老杨头看着这样的情形,气的把碗一推。

  “在我有生之年,你们甭想再提分家的话。想要分家,从我身上踏过去。”

  这一句话,再一次熄灭了杨家小辈儿的心思。

  而杨秋荷,压根儿不知道自己送吃食到杨家,居然引起了杨家人的各类小心思。

  此时的她,正趴在田地里面,拔掉最后一根小草棚,瞅着那些长势不怎么好的菜苗叹气。

  “这一下,菜是不能再售卖的了。那么贱的价格,谁愿意去卖啊。药?”

  回身,看着那一片药苗,有些种子早前搭在简陋暖棚里面,到也长出了不少的幼苗。现在,就等着把这些幼苗种下去,打理的好,三二年的或许会有一批收成。

  “不行啊,还是得找一些生长较快的药物才行。就这好多的药材,光是一二年,哪能成熟换钱呢?”杨秋荷愁啊。家里缺少钱,要等着这药钱换回来,得想新品种。所以,再往后,她还得进山,多找一些容易长出来的品种。当然,最好的,其实还是从山里面儿挖药材。那可是一座宝山啊。

  “我现在种关药材,哪怕是拿着山里面的药物出去售卖,人家也不会想太多。只当我家里种的这些东西可以挖了。所以,其实短期内,我还是可以去山里面挖药材的。只不过,进山挖药材,还得多学一些辩认药物的经验。要不进山面对一堆药材,也是白瞎啊。”

  事情就这样撸顺了,杨秋荷最后总结,这路,还是得一步步的来。

  明天,去看看栽种的土豆长的咋样了。

  在初期的时候,杨秋荷就用草木灰陆续浇了这些土豆。

  距离栽种下去,也差不多有十天了。按照日子计算,这时候应该出苗。

  第二天一大早,杨秋荷到达地头后,发现土豆真的长苗芽。

  好些苗子长的还挺壮实的。打眼一看,就象是一排排生机勃勃的小娃娃一样,正嗷嗷地尖叫着要长大。这样一看,杨秋荷也满意的很。

  这种土豆,先期不容易招虫害。

  也就是后期,地里的土蚕不多的话,土豆也不会被啃的太多。

  看着这一大片的土豆地,粗略估算一番,想必,不下于十五亩的地啊。

  十五亩地的土豆,若是当成种子售卖出去,这得换多少钱?她也就是占着先期种子的理儿,要是往后,这土豆不耐保管,一旦发芽就不能吃。所以其实土豆,也就是好些人家分两季,种着度一下难关,缓和一下粮食的品种。但是她占着前面的商机,所以肯定能赚不少的银钱。

  越想,杨秋荷眼睛越亮。

  视察满意了,杨秋荷就转身往家里去。

  这个时节,得多进山,趁着天气好,多打些猎和草药啥的回来。

  若是以后大规模的种植药草了,就不用再这么辛苦地入山。药材虽然长的慢,但也是细水长流,稳定的收入。甭管在哪个年代,一直以来都有两行业的师傅最吃香:大夫,厨师。所以她选择药材种植,这肯定不会有错的。

  回到家里,马大山才爬起来。

  这一辈子就没象昨天那么喝过酒的他,昨天晚上睡的并不算好。临到早晨的时候,才堪堪睡着。是以今天才起的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