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有一嫡子,粉妆玉砌,甚受燕秀喜爱。皇后想叫皇嫡子继承大统,花稻变成了她眼中钉,肉中刺,她明着对他好,暗中却派人欺辱他,叫教书先生在燕秀耳边说他坏话,渐渐地,燕秀也不在喜爱花稻。
皇后时常惩罚他跪祠堂,不给他吃的。就连宫女太监,也敢折辱他,克扣他衣食。
好在小猗时常悄无声息地接近他,带给他一些精致的食物,他二人交情愈发深厚。
后来,皇后发现小猗偷偷带食物给花稻,便狠狠责打她一顿,小猗生了高烧,几日不退。他去请太医,太医不理他。
十几岁的花稻万分无措,只能去求燕秀。那时宫内来了个客人,燕秀正与他交谈,对花稻的打扰非常不满。
“不过一个宫女,死了便死了。”说完,他就继续和那个白衣人交谈。
燕秀这话冷漠地叫他跪坐在地上,心如死灰。
“你叫什么名字?”白衣人问他。
花稻嗫嚅道:“我叫花稻。”
燕秀闻言蹙眉:“你姓燕。”
花稻抿嘴不语。他出生那年,正是稻花飘香的季节,那时候,距离燕秀离开已经大半年。兰忘以为燕秀不会回来,便给孩子冠以自己未从艺前的姓氏,花,又见稻花开得漂亮,就胡取了花稻这个名字。
花稻虽认了父亲,可他觉得燕秀对他不好,便执意随了母亲的姓。
白衣人不在意他们的争执,或是完全没把他们的争执放在眼里,只点点头漠然道:“你可愿当我的徒弟?我看你有极好的天赋,你意下如何?”
他没答应,燕秀便替他应下。那白衣人便是白叶。
他跟着白叶上山修行数载,再回宫时候,众人对他的态度大为不同。可他却知道,这些人都不是真心待他好,真正待他好的人,只有小猗一个。
一别数年,他再见小猗时候,发现她已经是个出落的亭亭玉立,端正秀气的姑娘了。
她正跟着诸位宫女一起采花,花稻一眼便相中了她,因为,她正唱着歌,唱着母亲生前最爱的歌。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落落大方的模样,像极了他母亲。他忽然间就抑制不住地心颤起来,变得比山上更加想念她。
一切都发生的那般自然而然,他们二人彼此相慕。花稻为了小猗甚至拒绝了燕秀的赐婚。
之后,燕国与别国交战,花稻随着燕秀出征。
燕国节节败退。有一江湖术士,便向燕秀献祭,说可以替花稻铸造一把仙剑,可破敌军千军万马。
燕秀信以为真,那术士便开始一步步铸剑。仙剑用灵芝仙草,奇珍异宝浇铸而成,耗费千万金银,到了最后时分,那术士却说,还需要一件宝物。
“什么宝物?”燕秀问他。
“持剑之人的心爱之人,或是血亲之人。”术士一字一句道,“二者需要其一,以身殉剑,方成仙剑。”
花稻冷眼看着术士,很是不屑道:“仙剑需要人身相铸么?用人血铸造的剑,怕只会是魔剑吧!”
燕秀却不信花稻反驳的话,铸造此剑耗费了大半个国库,成败在此一举,他早已不将人命当一回事,便派人把小猗抓来,要她殉剑。
花稻与燕秀僵持不下,而后请缨,说半年之内,必然击退敌军,无需术士的仙剑。
“你若是击不退如何?”燕秀问道。
“我便以身殉剑。”花稻说完,便带着几万大军出发。
半年之后,带给小猗的不是花稻凯旋的消息,而是花稻兵败。小猗知晓花稻为她立下的军令状,便找皇帝求情,说无论如何,花稻是他儿子,请绕他一命,她愿意以身殉剑,铸成仙剑。求燕秀再给花稻一个机会。
花稻归国之日,兴冲冲去见小猗时候,却见她纵身一跃,跳进铸剑火池里,灰飞烟灭了。
花稻不解,为何他胜利归来,小猗还是以身殉剑了。便去逼问燕秀,原来,这一切都是皇后侄女的诡计。那皇后侄女本该是许给花稻的女子,可她被当众拒婚,没了名声,嫁不出去,便对花稻心存怨愤,联合了她表哥姑母,一同设计乐小猗。
花稻悲愤不已,持剑斩杀了罪魁祸首,而后拿着那附有小猗一抹幽魂的长剑,上万宗山求白叶救她。白叶本是不肯,奈何花稻以死相逼,白叶才甩给花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