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后_作者:鹊上心头(136)

  说起方子来,颜青画又想起韩弈秋韩小大夫。

  “你还记得小韩大夫否?前头我来之前他还问我,咱们是不是要去怀远县了?我同他说是要去的,问他愿不愿意随军?我瞧着他倒是有些意动,医术也十分了得,不如去信给雷鸣让他问问,若是小韩大夫愿意来,正好可以跟他一起。”

  原本怀远县是有两家医馆的,而且离兵营也不算太远,一开始荣桀也没往这方面想。只不过现在他们兵营人也多,叫颜青画这般提了一句,倒也是锦上添花。

  “上次同他接触了两回,他确实是个胆大心细的人,若是愿意跟随咱们,便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荣桀说着话,穿着短袖里衣出来,这会儿屋里也不算太凉快,又也只有他们夫妻二人,他便也就随意了些。

  这会儿天还没有暗,昏黄的月光照进屋子里,给他结实的肌肉镀上一层金色。

  颜青画眼睛从他胳膊上扫过,突然红了脸,她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有些沸腾,烧的她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荣桀披上她给准备的外跑,坐在桌边擦头发。

  “这事你就找雷鸣办就行了,我明天去兵营,先把他的房间给准备出来,保证不叫他挑一个错。”

  颜青画笑笑:“你什么时候犯过错,我们大当家是最利落的了。”

  荣桀老脸一红,吱吱呜呜低下头来:“也就福妹你这般瞧得起我,旁人都说我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

  “这是哪里的话?若要他们也有这一身本事,大老粗又如何呢?”颜青画最不爱听人这么讲荣桀,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

  “本事不如别人,话倒是会说,这样的酸儒讲话又有什么好听的?还不都是嫉妒你。”

  “行了,我也就是说说,你仔细再气着自己,不值当。”

  荣桀咧嘴笑笑,低头灌了一杯凉茶,说话的功夫晚膳端了上来,小丫鬟春杏没在屋里徘徊逗留,忙完福了福身便出去了。

  给这夫妻俩做丫鬟倒是省事,两个都很和善,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规矩,她做的很开心。

  颜青画已经用过饭了,却还是坐在旁边帮他擦头发:“你先用膳,每天熬到这么晚也不嫌饿的。”

  他不回来用完膳,颜青画心里就总是惦记他,饭也都用的不太香。

  荣桀轻轻叹了口气:“最近兵营里事情很多,新兵怎么也要练两个月才能拉出去坚韧,我只好跟其他几个弟兄们一起领着他们操练,晚上还要清点库房武器、铠甲装备等等,一刻都不得闲。”

  肩上的担子变重了,事也变多了,虽说都是好事,却也累人。

  荣桀喝了一大口粥,被粥里甜滋滋的南瓜香味润了喉咙,舒服得浑身都放松下来。

  “侯师爷是极有才干的,他身上虽无官职,官场里的细枝末节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荣桀大概用得差不多了,又开始念叨:“他夫人也很有些见地,你要是有空多同她问问怀远县里的这些门门道道,打听清楚我们也不吃亏。”

  颜青画取了双筷子,给他往碗里挑肉块,也就到了怀远县他们才吃得好一些,每日里饭菜都能见着些荤腥,两个人瞧着面色都比以前好了不少。

  “婶娘确实很有些见地,我觉得他们夫妻二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县衙里有他同叶先生在,我也不用事事都操心,可能轻松不少。”

  颜青画叹了口气:“难怪人人都想要能臣,这些人在身边,多大的事情都能管得好。”

  说起这话题,颜青画不由心思一动。

  她轻言细语道:“我以前在山上时就想着开个学堂,那时候咱们事多又忙,一路忙忙叨叨来到这里才渐渐得了闲。”

  “如今国朝百姓大多都不识字,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知礼知德方能天下平定,百姓们大字不识一个,又上哪里去知德礼呢?“

  她兴许是当过两年教书先生,对开学堂的事儿念念不忘,荣桀吃饭的手顿了顿,心里一阵的发慌。

  “哎呀!我兵营里事情那么忙,学堂的事便交由你一人来办吧。”

  “你就是不听我的,多识几个字能难为你什么?”

  颜青画嗔怪地看着他笑,眼睛弯成一条月牙,脸蛋上红红润润的,显得极有光泽。

  兴许是吃了老大夫给开的药,也可能县衙这边膳食比以前好了许多,她这一个月养下来气色是越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