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后_作者:鹊上心头(164)

  张夫人也是富贵人家的管家夫人,却对她一见如故,除去身份地位不说,颜青画本身便是个极好相处的人。

  两个人一拍即合,手挽着手去了琳琅街。

  这里做的是红妆生意,卖的大多是女儿家喜欢的玩意儿,衣服首饰胭脂水粉不一而足。奉金到底是大城,铺子里面许多东西都比怀远县的要好上许多。

  颜青画想着他日总要去琅琊府,她怎么也得把自己打扮的像模像样,再不能同以前一般了。是以她大大方方买了几身绣花袄裙,又对应着配了几套头面,这才觉得差不多了。

  张夫人也劝道:“之前我就想说弟妹打扮得太素净了些,虽说是青春年少,也不能掉了身份不是?你陪着他走这一段儿也是十分不易,如今稍微松快些,可得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省得将来他越爬越高,回头都记不得你这人呢。”

  颜青画就跟着笑:“他是不敢的,我们当家的那人我知道,最实在不过了。”

  张夫人摇摇头,伸手点了点头她眉心的额妆:“他现在是老实,只是因为他还在县里,你等他到了琅琊府,繁华富贵一瞧,怕是一刻不等就要变心。男人都善变,你可不能一门心思的就信他的鬼话。”

  听她这话说的,仿佛张老板平日里如何花天酒地一般,可颜青画观张府一切,他们夫妻怕是感情极好呢。张老板对这位夫人也是极尊重的,连怀远县的事他都一一说给夫人听,想必不是貌合神离的表面夫妻。

  她是过来人,也是真心实意为她着想,颜青画很是受教:“嫂子说的是,一会儿我们再去胭脂阁转转,我好买些新鲜颜色回去打扮打扮。”

  张夫人眼睛一亮:“这才对呢!弟妹长得这般如花似玉,便要日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说全为着他,便是你自己心里头都开怀。”

  两个人不一会儿便把一条街都逛完了,颜青画见她这会儿心情正好,想了想还是同她问:“不知奉金是否有书店?我想去买些书回家读读。”

  若说荣桀如今一门心思都在兵营里,颜青画的心神就全落在晋江书院上了,那是她一手建成的,里面满满都是她和先父的念想。

  父亲在世时总说平民愚钝,百姓无法读书才是国朝的悲哀。这书院是她父亲的遗志,也是她自己的愿景。

  且不论男女,只要用心读书,将来总能有别的出路。

  “奉金自然是有书店的,只不过如今书本昂贵,且若是无奉金的户引,外地人也根本无法在奉金买书的。”张夫人说道。

  颜青画顿了顿,反问道:“若无户引,寻个奉金本地人不是也可以买吗?这怎么就成了稀罕物呢。”

  张夫人摇了摇头,笑容里满满都是嘲讽:“傻丫头,你以为人人户引都一样呢?奉金的户引是要分三六九等的,若是我哥哥那样的读书人去买,书店自是可卖,可若是我家这样的商户去买,除了启蒙课本,其他是翻都不让翻的。”

  她说罢停了片刻,轻声说道:“你若是能找到愿意帮你买书的奉金儒生,那才好办事。”

  颜青画略想一下就顿悟了,就像当时她在怀远县开书局似得,花银子请人过来抄书都没人肯来,清贵的士大夫哪里能做这样的下等差事呢?他们自持是读书人,必定是瞧不上普通人的。

  张夫人家里说起来也算是耽美书斋,只是当年家里的贫穷,若不是为了要张家的那笔聘礼给儿子上京赶考,定不会让女儿嫁入商户人家。即便是嫁了,她父亲也嫌她丢人,之后几年都不愿同她来往。

  一想起这个,张夫人面容就略有些苦涩,若不是她弟弟一心念着姐姐的好,这才没断了两户的姻亲关系。

  她既然敢这么同颜青画说,便是能办这事。

  颜青画笑道:“嫂子同我说这个,我就知道你是能办事的人了。这两日我便要回去了,还要托嫂子辛苦这一场,帮我操持操持。”

  张夫人问:“你要多少?”

  颜青画索性道:“实不相瞒,我虽然不是什么读书人,平日里却就喜爱读书,在家中闲不下来,便操持着开了个书局。只是书局藏书有限,至今还空空荡荡的很不像样子。”

  张夫人倒是没想到她不仅能当荣桀的主,出来谈这么大的买卖,甚至还有自己的一份产业。她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直感叹颜青画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