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后_作者:鹊上心头(225)

  李束手下的总旗倒也机灵,见他话里有话的样子,不由突然心有灵犀,张嘴便说道:“反正咱们都是中原人,跟谁不是跟呢,那姓吴的把陆大人都抓起来,咱们跟着他又有什么好果子吃?到时候咱们这边抛头颅洒热血的,他躲在营帐里安安全全,又算个什么事儿啊。”

  李束笑眯眯的望了他一眼,几不可微的点了点头,他说道:“我原没跟你们讲过,其实朝廷里也有些这个意思,如今咱们业康文武大臣不和,新政无法推行,税收一直也高居不下,到头来苦的还是百姓。我爹他们早就要坐不住了,若不是手里实在没兵,肯定不会叫姓吴的一家独大,在业康里作威作福。”

  他这么直白的把话说出来,在场士兵皆是一愣,业康朝廷里的那些腌渍事,百姓们皆知,不过他们平日惧怕吴正的那些爪牙,没人真敢堂而皇之的讲出来。

  既然李束有这胆量,他肯定是想好了应对之策。

  吴正为人犹豫多疑,他异想天开又胆小如鼠,平日里总是想一出是一出,对手下士兵也从不体恤。若不是他早年刚好赶上陆安舟起事,抓住了最要紧的时机,加上身边也有些跟了许多年的心腹,现在这个大将军的位置他是坐不稳的。

  可便就如此,军户们也不得不听他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现在是整个业康的将军,他说要出兵,士兵们就得跟他出兵,不能反抗军令。

  做是一回事,心里如何所想就是另一回事。

  果然,李束话音刚落下,士兵们便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他们这一群都是先锋营,李束也算是个有勇有谋的首领,见他今日掏心挖肺说了一场,就有人满怀期待的问一句:“我们今日是否还要打?”

  李束顿了顿,沉声道:“你们想不想打?”

  士兵们对视一眼,都迟疑了。

  若不是当日在新平府时吴正领着他们落荒而逃,他们现在或许还有一拼之力。然而吴正临阵脱逃的举动却已经让他们早早泄了气,心里对将军的信任更是跌到低谷,没有人愿意给这样的人卖命。哪怕身上担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可越国接连几次动作,都未伤及百姓分毫,士兵们也是知道的。

  更何况,那日跟越国士兵交手,他们觉察出对方实在太过彪悍,他们此番再上前线,不过是去送死罢了。

  李束淡定自若望着他们,突然说道:“你们要是不怕得罪吴正,不如直接去投降吧。”

  此话一出,士兵们皆是一愣。

  第104章 阵前

  他们嘴里抱怨是抱怨,真要去投降却是不可能的, 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若他们真的敢阵前投降, 将来指不定全家都要被人戳脊梁骨, 百夫长见他们虽然犹豫, 却也没真说要投降,实打实的松了口气。

  “你们都是好男儿, 咱不投降是应该的。只不过我也确实不想再为那姓吴的卖命, 不如这样, 今日或者明日他若是派我们做先锋营出兵迎战越军, 我们便称病不出, 反正姓吴奈何不了我,也不敢动你们。到头来说不定只敢把咱们编成后卫营,不用冲锋在前了。”

  这也算是个迫不得已的主意,士兵们高兴不用跟越国凶狠的骑兵交锋,又觉得自家大人十分体贴, 一个个都喜笑颜开。

  只是整个大营中,除了他们这一队,其他百夫长可都犯了愁。

  刚才李家小子的那一席话他们都听见了, 虽说心里不太赞同, 却也不觉得他说的是错的。他们若真的领兵上场,到时候受伤都是小的, 缺胳膊断腿没了命才是大的。

  若是他们拼这一场, 到头来还得输, 简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白费这一番功夫。

  百夫长们心里头纠结万分,可又没李束那背景,有些话可是不敢当着吴正面说的。只能回去私下里嘀咕一番,恨恨的骂吴正几句罢了。

  这一日荣桀的越军也客气,行至业康军营前二十里处便未再靠近了,他们直接安营扎寨,生火做饭,军营里是一片其乐融融。

  潜伏在暗处的斥候回到业康大营,同吴正说:“属下见他们那边气氛十分和谐,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的,一点也不像来打仗的样子,瞧他们今日已经准备休息,应当不会再动身。只不过休息这一晚,明日如何就难说了。”

  对上业康这些新兵们,越军当然是开开心心的,这边白送他们军功,还不用费什么力气,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