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啦,谁教这一世换脸了呢,上一世估计自己太平凡,因此……,所以……,才……,好脸和好人缘之间,你选择哪个呢?
当然是好脸啊!
能靠脸吃饭,谁还靠脑子呢?
摆脱掉这样无聊的想法,殷七七跟随李真真找了一家上好的客栈,安顿好后,便打听显灵宫在何处,李真真已多年未来京城,对京城只有大略印象,不敢领着殷七七乱走,确定好位置,便让掌柜雇了马车,二人乘车往显灵宫去。
在清华公主尚未出家为道,为国祈福时,是没有显灵宫的。清华公主贵为皇后嫡女,深明大义,明宗分外怜惜,便下旨敕建显灵宫供清华公主居住,清华公主彼时不过豆蔻年华,如今已是桃李之年,在这显灵宫中修道有七八年。
显灵宫分前院后院,前院供奉诸多神像,因有公主坐镇,香火极旺。清华公主出家为道之时,天下名道莫敢为师,最后采用折中之法,由天一观吕至阳道长代师父元妙先生收清华公主为弟子,道名灵素,只是世人惯于称呼她清华公主,叫她道名的少之又少。
清华公主居于显灵宫后院,前院有一条小路通往后山,显灵宫后院便在后山之上,有护卫看守。后山是京城中一座极矮的山,也无名字,说后山,便一定是它。
到下午时分,殷七七,李真真二人才到显灵宫。
二人先到前院老君像前祈祷一番,供奉了香火,才向小道士表达要去拜见清华公主的意思。
小道士对她一番询问,李真真不敢说出自己身份,只说是公主旧识。
小道士面上谦恭客气:“清华公主回宫拜见皇后娘娘,此时并不在观中,请二位改日再来。”心中却暗自腹诽,每日想来拜见清华公主的人不知几何,你二人何等身份,竟然也敢有此念头?公主旧识哪个不是皇室贵胄,皇亲国戚,哪会有你这样身份来历不明的旧识?
李真真追问道:“那清华公主何时回来?”
小道士大惊,公主行踪岂是你一介俗人可以问得?言辞间便有些凌厉:“贫道不知,或许三五日,或许七八日。公主行踪,我等不敢过问。”
李真真失望至极,只是别无他法,如今她在京城的故旧,全是爷爷世交,她自己幼年玩伴,多年不通音信,早已不知身在何处。故而,只好留下信物,期盼清华公主回来之后能念在幼时情分上,来寻自己。
小道士虽对李真真二人极无好感,收了信物却也不敢私藏,禀告了显灵宫掌门贺至谦道长,交了信物,说了原由,便自去了。
贺至谦一听,是并无身份之人,便也未放在心上,后来因琐事缠身,竟然给忘了,乃至清华公主回到显灵宫后,并不知道李真真来找过她。
这大抵便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中的小鬼难缠吧!
月迎仙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言不合就开跑
京城,景阳王府。
李挽澜正与三皇子刘意说话,忽见伏生在外面等候,知道心中之事有了下落,只是三皇子面前不敢逾矩,不好唤伏生进来问话,便闭了闭眼睛。
伏生了然于胸,转身去办差事,李挽澜暗暗松了一口气,才凝神向刘意细细讲文,只是心思难定,讲的便也没往日精彩,只是,刘意却依旧听的津津有味。
殷七七与李真真二人从显灵宫出来,均悻悻然,别人都是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她们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运气也是,没有更差的了。
来时,曾想过与清华公主见面种种激动,此时才晓得那些都是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根本用不上。
此时已黄昏时分,已有人家先点上了灯火,接着更多的人掌起了灯,京城的美丽繁华,此时初现端倪,殷七七李真真二人都是乐天达观之人,低落的情绪只维持了一会儿,便被京城的繁华所吸引,索性弃车走路,赏夜景,找美食。
二人边走边品评京城风物,尤其李三小姐幼居京城,多年未曾回来,许多记忆中的东西,一一在脑中复苏,拉着殷七七一会儿吃点这个,一会儿尝点那个,边尝边品,恩,还是幼时味道。咦?味道大不如前。
两人走着走着,眼前却突然冒出来一个家丁样的人物,那人对李真真施了一礼,恭敬道:“请恕小的冒昧,我家主人与姑娘乃是旧识,请姑娘赏光到府上一叙。”
李真真纳闷至极,她在京中的旧识只有清华公主,她们才从显灵宫出来,即便清华公主提早回来,也不可能立刻知道她在此处啊,她好奇问道:“请问你家主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