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七七吃了不少,贤妃眼瞧着刘意心情愉快,也吃而不少。
这一番母慈子孝,宾主尽欢。
用完膳后,贤妃又留了殷七七喝茶,说话。
一个宫女神色谦恭的进来,禀道:“皇后娘娘宫中派人来传话,说清华公主要在皇后宫中小住几日,请娘娘送殷道长先行出宫。”
又递过手上的锦盒,道:“这是皇后娘娘的赏赐,来传话的姑姑说,殷道长不必去懿仁宫谢恩。”
殷七七忙伸手接过那个四四方方的锦盒,入手并不沉重,也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殷七七道了谢,虽说每次面见皇上皇后都有赏赐,却也惊吓连连,赐的东西也并不见得如何贵重,让殷七七顿时有奔赴刀山火海只捡了五毛钱的挫败感。
心中如此想,便想早早出宫,先感谢了一番贤妃的热情款待,便向贤妃告辞。
贤妃笑了笑,并不留客,点了点头,已有宫女也捧上一个锦盒,贤妃打开后,却是一柄玉色青绿的玉如意,她笑道:“过几日便是道长的登坛受戒的日子,本宫与道长虽只一面之缘,却觉得分外投缘,这柄如意送给道长,愿道长诸事顺遂,称心如意。”
论送礼,贤妃可比皇后让人舒服多了。
殷七七忙道过谢,也顺祝贤妃娘娘青春永驻,芳龄永继。
贤妃莞尔一笑,命宫女送殷七七出去,刘意却自告奋勇送殷七七,贤妃心中一惊,却还是点头允准。
刘意带了殷七七同去,贤妃目送二人离去,见殷七七身形窈窕,一身道袍也掩不住仙姿玉质,心中隐隐升起一丝忧虑。
刘意的王妃方嬛玉虽品性端方,性子柔婉,奈何相貌实在太过普通。反观殷七七却有天人之姿,与清华公主站在一起也毫不逊色,如明珠美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刘意向来与明宗陛下一般,不爱女色,只喜欢贤良淑德的女子,从未对哪个女子过分关注。
今日,贤妃娘娘隐隐约约觉出刘意对殷七七,似乎极其与众不同,不但殷勤介绍菜色,更主动送她出宫,这让贤妃很是不安。
如今,刘意不过皇子,并不会轻举妄动,一旦登基为帝,世上无人能约束,未必不会令殷七七还俗,转而纳为后妃。
史书便曾有这样的旧例,武朝哀帝强纳紫阳宫女道士朱九真为妃,朱九真入宫之后谋害皇嗣,毒杀妃嫔,令哀帝差点儿绝后,更干涉朝政,诛杀大臣,引得民怨如沸。
知子莫若母,刘意瞧来爽朗,实则从未经历过挫折,他想要的太过轻易得到,得不到的反而惦念在心,万一对殷七七起了执念,那才真是不妙。
言念及此,贤妃心中凭填了一缕忧愁,待听到宫女来报,刘意送殷七七出宫之后,又亲自送殷七七回了显灵宫,这忧虑便更深了。
她摆了摆手,挥退了宫女,一番了思索,便拿定了主意,待天一观三坛大戒之后,殷七七成了吕国师的师弟,到时名动天下,意儿便想胡来,也要谨防万民之口。待过一段时间,找个由头,将殷七七远远的发派到别的道观,领一方观主便是。
计议已定,便再无烦心事,贤妃又回复成那个温婉柔顺的女子,慵懒闲适,惹人怜爱。
月迎仙 第一百九十二章 问道于天
吕至阳觐见完明宗陛下,回到天一观,韩纯元已等候多时,道:“师兄,你见到了那殷七七,觉得如何?当真要让她拜元妙真人为师?”
“此乃陛下旨意,我天一观不得不从。”吕至阳眼眸微缩,语气很是淡淡。
“师兄,我绝不同意,我亲见那殷七七坐在男子腿上,如此伤风败俗,淫|荡妖冶之人,怎能入我道门,怎能与我等齐名?”韩纯元神色很是激动。
“那殷七七,我亲眼见过,并不似听来那般不堪,当中有误会也说不定。”吕至阳缓声道,陛下赐予他总领天下道观之权,如何叫赐?皇帝有的才能赐?天下道观都是皇家的,安插一个道士进来又有何不妥?
“皇帝若要那殷七七入天一观,只需要让她拜在师兄门下,悉心教导便是,如何定要拜在元妙真人名下,他何德何能叫我们一声师兄?”韩纯元为人耿直,对变通之法向来嗤之以鼻。
“这是清华公主的意思,清华公主亲自向陛下提议,与她同拜在师父名下。”吕至阳解释道。
什么?
韩纯元心中大惊,这殷七七难道连清华公主也蛊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