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太鬼畜:夫君,求双修_作者:宫九格(203)

2018-10-06 宫九格

  不多时,一个面容粗犷的大汉已经跑了出来,衣服是边走边穿,可见心情迫切。远远见了旬墨放声大笑,奔了过来,道:“旬兄,终于想起到我家中来,一别经年,想煞我也,快请进,快请进!”

  殷七七被这汉子的爽朗热情也带动的脸上笑开了花,无论如何,有人欢迎,接下来就衣食不愁,总好过餐风露宿。

  旬墨淡然一笑,道:“九霄兄家中藏有百年老酒,何愁墨不来?不为九霄兄,为了这美酒,墨也愿跋涉千山万水。”

  “哈哈哈哈哈!算你说的是实话!来人,上百年桃花酒!”薛九霄大声吩咐。

  薛九霄未请二人进屋,引到了一处布置雅洁的院落,庭院中一株百年银杏,下有几张桌椅,三人围桌而坐。

  此时早春时节,新柳抽芽,各色花草次第开放,阳光和煦,银杏的叶子尚未发起,并不遮挡阳光,阳光照射下来,令人心中暖洋洋,比坐在屋中舒服许多。

  已有丫鬟仆人端上美酒美食,薛九霄道:“旬兄必定远道而来,请先随意用些,到晚间我再整治宴席为旬兄接风洗尘。”

  旬墨含笑道谢,殷七七早已食指大动,只等着旬墨动筷子,她再动筷子,那猴急模样,二人看在眼中,好笑不已。

  薛九霄笑道:“还未请教这位道长尊姓大名?”

  殷七七为了行走方便,这一路都是做道士打扮。

  “贫道殷七七,是旬先生的弟子,见过薛先生。”殷七七心中暗暗流泪,想当年,自己在显灵宫的辈分何其高,如今拜了旬墨为师,自己的辈分瞬间低了许多,见了人就要叫叔叔伯伯,她害臊,说不出口,每次见了,不过以先生代替。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叫一句先生就当是学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了。

  后来,旬墨知她想法,笑道:“修道虽然要有一心向上之心,但并不是要高高在上,俯视众生,早生一刻便是长,此乃天道因果,尊他一声又何妨?心底光明磊落,才能坚守道心。”

  殷七七恍然大悟,深以为是,自那以后,再也不会为此种事情感到纠结,该如何称呼便如何称呼,反而更令人钦佩。

  薛九霄目含欣喜,上下打量殷七七一番,向旬墨道:“哎呀!旬兄好福气,竟然收得如此佳徒,当年,我一直想让犬儿拜在旬兄门下,奈何旬兄说机缘未到,原来收徒眼光如此之高,犬儿万万比不上旬兄这位女弟子。”

  薛九霄为人豪爽,殷七七对他有好感。只是眼前美食太过诱人,她嘴里塞着吃的,实在说不出客气的话。

  旬墨目光温和的瞧一眼殷七七,笑道:“墨的机缘全在这女弟子身上,有她做徒弟,墨这一生便无憾了。”

  这评价如此之高,让殷七七差点噎住。

  薛九霄不无惋惜,“若犬子也有如此良才美质,便是求也一定要拜在旬兄门下,只是可惜,犬子太不成器,便是我想求旬兄也开不了口。”

  旬墨笑道:“拜在墨门下,有什么好?墨注定四海漂泊,学的也不过是旁门左道,薛公子出身名门,将来是要走仕途的人,跟在墨身边并无好处,九霄兄太过抬爱,墨愧不敢当。”

  话虽如此,只是薛九霄言谈间尤有遗憾,想来真的为儿子不能拜旬墨为师遗憾。

  二人边吃边说,言谈间极其高兴。

  殷七七在一旁只管蒙头吃喝,吃饱喝足,困劲上来,被一个小丫鬟请到一处房间歇息。

  睡到傍晚时分醒来,已有小丫鬟请她洗漱,取出准备好的新的道袍请殷七七换上。

  殷七七为薛九霄准备的如此妥当感谢万分。穿戴好后晚宴已经备好。

  薛九霄心意极诚,请了平安城极红的歌姬唱曲跳舞助兴,非常热闹。

  席间也见了薛九霄的儿子薛启良,长相虽不似薛九霄那般粗犷,但瞧来也是一个胸襟磊落之人,薛九霄的正室周夫人和几房妾室都坐在宴席之中。由此可见薛九霄对旬墨的看重。

  饭饱喝足之后,殷七七好奇的问旬墨为何薛九霄一定要让薛启良拜他为师?那薛启良虽然看起来有侠气,但一瞧就是红尘中富贵之人,并不适合修道一途,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旬墨笑道:“七七眼光大有长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外乎有利可图。”

  原来薛九霄有一年外出时,曾被洗劫,途中正好遇到旬墨拔刀相助,旬墨的那些本事他瞧的清清楚楚,故而,认为男子虽然该读书明理,但也该有自保之技,他眼光不俗,瞧出来旬墨的本事世间罕有。才一心想让薛启良拜旬墨为师,只可惜,请旬墨饮了一顿桃花酒后,旬墨第二天已经不告而别,留下字条道:缘分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