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抄了《道德经》送给方嬛玉正显得心诚,听闻毛凤竹已经选了上好青玉打磨一尊天尊玉像。
她财力比不上毛凤竹雄厚,只有做这些细巧功夫
万幸,方嬛玉是大度之人,从未因此说过她。
她写的认真,一个小婢急匆匆的过来,在音若耳边说了几句话。
音若皱了皱眉头,顾蓉城眼角余光瞥见,头也不抬,淡淡道:“说吧!”
“门房说,门外有个太妙观的道士求见,说顾道长有一份礼物送给您。”音若上前几步,低声道。
顾雁城?
顾蓉城停了笔,略一思忖,“让她进来吧!”
她从不认为顾雁城会安什么好心,只是人不请进来,坏的是她的名声罢了。
京中人人传闻她是沾了顾雁城的光,才会进这安阳王府,若再不让太妙观的道士进来,这罪名便坐实了。
从前,她并不在意这些,如今心中有了牵挂,便不能不在意。
她如今是刘意的侧妃,不能不为他的声名顾虑。
不多时,音若领着一个小道姑进来,长相也颇为清秀,口齿清晰,三言两语把事情说清楚了。
“小道自太妙观而来,奉顾道长之命前来送画,还请王妃收下。”
音若接过画,打开来看,才看了一眼,便笑了,“主子,原来顾道长如此有心,画的是您,只是这衣服……”
顾蓉城目光扫过,画中是一个女子的侧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姿色天然,占尽风流,只是却是一身道袍。
单从面庞来看,倒的确是她。
顾蓉城这些时日养尊处优,想起从前,已知道顾雁城其人如何,她会这么好心画一幅画来送她?
“画工不错,只是衣裳的确不太妥当。”顾蓉城淡淡道。
音若收了画。
那小道姑低眉顺目,“顾道长从前未出家时,与王妃姐妹情深,特意画了此画送给王妃,顾道长说,望王妃将此画挂在房中,便是尽了从前的情分,祝王妃与王爷白头偕老,共享荣华。”
姐妹情深?
顾蓉城淡淡一笑,“回去告诉顾道长,我自然会记得从前的姐妹情分,望顾道长多多祈祷,好积福德。”
音若察言观色,拿出一锭银子赏了那小道士,又吩咐一个小婢,“你领她下去吧!”
顾蓉城心中涌起一抹厌恶,将那画随意一放,便束之高阁。
刘意晚间来了,灯下见她明媚妖娆,瑰姿艳逸,不觉心动,调笑道:“听闻顾道长亲自画了一幅画送你,不妨让本王瞧瞧。”
顾蓉城心中略觉古怪,不知这话如何传到了刘意耳中,不愿让刘意知道她与顾雁城姐妹不和之事,便起身拿画,笑道:“长姐思念我,随手画的,却画错了衣裳,还请殿下赎罪。”
“无妨!”刘意笑着接过画卷,打开来看的瞬间,却愣住了。
那画的哪里是顾蓉城,分明是殷七七。
月迎仙 第二百二十四章 弄玉吹箫
刘意呼吸一滞,面上瞬息万变。
顾蓉城心中起疑,她敢肯定顾雁城的这幅画有问题,只是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哪里不妥。
莫非因为这道袍?
她带了小心,含笑道:“长姐身在道观,许是弄错了,却将蓉城也画上了道袍,蓉城今生能伺候殿下,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说不定真如长姐所画,蓉城前世在道观中修行也未可知,蓉城只愿今生长随殿下左右,至死不渝。”
刘意合上了画,似乎被她言语打动,语含感触,“画并未画错,不错,或许前世也未可知,本王今生自不会负你。”言语中含了别样温柔。
能得刘意许下承诺是意外之喜,她按下心中怪异,假装并未听出刘意暗吁之声。
她展开眉间轻愁,带了几分欢喜柔婉,“蓉城伺候殿下歇息。”
刘意轻嗯了一声,任由她宽衣解带,只是仔仔细细看她花容月貌。
顾蓉城面上晕红,手指也颤抖了,刘意似极喜欢她青涩笨拙的样子,轻笑出声,猛然将她打横抱起,换来她一声惊呼。
那一夜,颠鸾倒凤,恣意畅快,刘意的热情如火,冲散了顾蓉城心中隐隐不安。
太妙观。
顾雁城独坐镜前,顾影自怜。
一个小道姑小心翼翼的为她梳理发髻,细声细语的道:“奴婢将画送给了顾侧妃,她收了画,并未多说什么,小姐让转告的话,奴婢也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