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迈过高高的门槛,跟书童进了屋子。
这房间应该是一处小书房,里面可以看到高高的书柜,上面摆放的都是书,外面的套间则摆着成套的黄花梨木的桌椅,上头铺着石青色的坐垫,窗边放着熏笼,不知道里面燃的是什么炭,屋子里暖融融的却一丝烟气也没有,反而还带着一股似有若无的木香。
荷花才进了屋,就见郑如松从里面走了出来。
“荷花姑娘。”他微微颌首,招呼道。
“郑小公子,过年好。”荷花大大方方地行了个礼,笑道,“我来得突然,打扰公子读书了。”
“倒也没有。”郑如松坐在上首,示意她也坐下,“这阵子事情多,也难得静下心来。”
旁人都知道他性子冷清,不喜打扰,即使过年期间家里宾客众多,他也不会轻易出来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听说荷花来了,他就忽然想看看她,跟她说说话。
可到底是平日少言寡语惯了,见了她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幸好荷花性子活泼,言语爽利,三言两语就让气氛放松了下来。
“原本年前就该来的,可家里事情多,一拖就到了年后。头几日又下了场大雪,这不今天才能出村。”荷花笑着说起山村里的事,又说道,“我大姐的事儿,多亏了公子出手相救,要不然我大姐可就……”
她打住了话头不说,笑道:“我们村里也没啥稀罕玩意,让我爹带了些野物,还有灵芝和椴树蜜啥的,都是我们村里的土产,公子可别嫌弃。”
一旁的田大强连忙放下袋子,就要往外拿东西给郑如松看。
荷花赶紧拦住他:“爹,这是公子读书的地方,东西还是别拿出来了,回头让他们送到库房里去。”
这可不是他们小田村,送礼啥的直接拿给人看,郑如松这样的人物,哪里会看这些。
田大强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笑笑,重新扎好了口袋。
“行,那我给他们送过去,外头那个小子身板那么瘦小,可拎不动这么沉的袋子。”他一脸憨厚地说着,背着袋子出了门。
听他如此形容自己的书童,郑如松也不禁唇角微翘。
田大强出去了,屋里只剩下了荷花和郑如松,气氛有了短暂的沉默。
还是郑如松先开了口:“你大姐……怎么样了?”
荷花一怔,随即笑道:“多谢公子记挂,她已经好多了。”
看她笑容坦荡,郑如松不知怎么就想起了郑夫人的话。
她这样纯真可爱的女孩子,真的会有那样的大姐吗?
荷花敏锐地察觉到郑如松提到梅花的时候,眉间闪过的一丝阴霾,虽然转瞬即逝,却还是被她捕捉到了。
薛神医和他有私交,那么梅花的伤情,他应该很清楚吧?
她知道这个年代对失贞的女人是什么看法,但是她不想跟郑如松讨论这个话题。
“对了,”她忽然想起一件事,便问道,“上次我去七里铺,我老姑说你派人去找过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郑如松回过神来,说道:“是有这么回事,那时候我要回县里了,想在临走之前吃一次你做的面,所以才派人去找你。”
荷花恍然大悟,笑道:“公子真是太抬举我了,一碗面而已,想吃我以后可以经常给你做啊。”
她随口说完,才自觉失言,郑如松是什么身份,想吃什么吃不到,哪里会在意她做的一碗面条。
见郑如松微笑地看着自己,她不由得有些尴尬。
“嘿嘿,我是说,你下次去七里铺的时候,我可以给你做。”她画蛇添足地补了一句。
“下次……”郑如松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好,等过完正月,我会去的。”
荷花微微一怔,她只是随口说说啊,没想到郑如松这么实在。
“你经常去七里铺吗?你去那儿干什么?”她有些好奇地问道。
看起来郑府在柳川县很有地位,府里又这么大,他总跑去七里铺那个小地方干什么?
郑如松没想到她问得这么直接,顿了顿才说道:“我姑母家在七里铺,我有时候……闲了就会去,我很喜欢那里的风景。”
他不喜应酬,可府里事情多,总有绕不开的时候,他就时常找借口出门,算是躲清静了。